“春节”重返日本
2018/03/28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张石:日本政府观光局(JNTO)2月20日发布的估算数字显示,2月访日外国客达到2,509,300人次,创当月新高,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3.3%。日本政府观光局认为:春节长假去年从1月底开始,今年从2月中旬开始,因此对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2月访日客的增加有推高效应。
春节,本来已是日本人遗忘的节日,但是最近几年,春节在日本又成了引人注目的日子,因为一到春节,就会有大量的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华两岸四地(大陆、香港、台湾、澳门)的中国人来到日本旅游,给日本经济带来极大的活力,不仅拉动日本的消费,甚至还推动了日本失业率的改善。
日本在明治6年(1873年)改历之前一直沿用中国式历法,虽然也按照日本的实际情况,如时差等有所改变,但是基本上是中国式“太阳太阴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阴历”,当然所谓的“正月”也和中国的“正月”大致相同,旧历新年和中国的春节大致相同。 明治5年11月9日,也就是旧历1872年11月9日(阳历1872年12月9日),明治政府发布“改历诏书”等,废除阴历,颁行太阳历,旧历的使用截止到明治5年12月2日(阳历1872年12月31日),从公历1873年1月1日(旧历1872年12月3日)开始使用新历。据说明治政府之所如此匆忙实行新历,是因为明治6年(1873年)有闰6月,当时明治政府已经实行了官僚的月俸制,如果不改历,就要发13个月的工资。而为了避免改历发生的混乱,到1910年(明治43年)为止,在日历上新旧历并记一直持续,1908年(明治41年),日本帝国议会通过了《关于励行阳历的建议》,从1910年开始,停止了日历上的阴历与阳历并记。这样,除了冲绳县和西南诸岛一些边远地区及寺庙、神社的一些祭典外,日本人基本忘记了阴历正月的存在。
但是最近阴历新年又以“春节”这个中国概念在日本火了起来。在长崎,一般从从阴历大年三十或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左右,都举办名为“长崎灯笼节”的盛大庆典。今年的阴历大年初一是2月16日,“长崎灯笼节”的举办时间是2月16日到3月4日。“长崎灯笼节”期间,在长崎市新地中华街、中央公园会场、锻冶市会场、孔子庙、新地街凑公园、眼镜桥周边等举行盛大的点灯仪式。长崎几十个景点都装上了中国灯笼,12里长街彩灯齐放,市内电车也装潢成灯笼彩花电车,并举行了表现中国文化、民俗、宗教的“皇帝大游行”、“妈祖行列”等,以中日两国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关羽以及中国历代神话故事为主题的灯笼也闪亮在市中心,长崎各处都充溢着浓郁的中国春节气息。
![]() |
长崎灯笼节(2018年2月16日,长崎市,kyodo) |
“长崎灯笼节”由长崎市政府和长崎工商会议所等联合举办,起源于长崎新地中华街华人的春节庆祝活动。从1994年开始,长崎市政府开始参与中华街的春节庆典,从此春节变成了长崎全市的盛大节日。1994年,这个活动吸引了日本各地游客达15万人,此后不断增加。据长崎市政府统计,2011年达85万人,2012年受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人数比2011年略减,为77万,2013年春节期间正好赶上日本的三连休,到场人数约达101万人,今年已达106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相关人士认为:春节活动为促进长崎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的观光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神户的南京街、横滨中华街近年来春节活动也越来越红火,新潟、名古屋、大阪等地,最近几年由华人组织主办、日本相关组织协办的“春节祭”活动也越来越红火。
|
而最近几年,春节期间以中华两岸四地为首的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的访日客激增,更使“春节”这个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今年2月访日外国客达到2,509,300人次,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3.3%,涨幅较上月的9.0%大幅扩大。从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大陆增加40.7%至716,400万人次,居于首位。随后依次为韩国增加18.1%至708,300人次,台湾增加16.9%至400,900人次,香港增加26.9%至178,500人次。
根据日本政府观光局公布的数字计算,近年来春节期间两岸四地的访日客都会达到或超过外国全体访日客的一半。今年日本政府观光局所公布的统计还没有显示出澳门客的具体数字,但是所公布的两岸三地的客人就已经占全体访日游客的51%。2017年的春节从1月28日开始,春节长假跨1-2两个月,这两个月两岸四地的访日游客占全体访日游客的50.%;2016年的春节从2月8日开始,2月两岸四地的访日客占全体访日客的53%。
访日客极大拉动了日本的消费,日本国家旅游局1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访日外国游客总消费约为4.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7.8%,首次突破4万亿日元大关,创下历史纪录。
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游客消费在访日外国游客总消费中占比最高,达到38.4%,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香港紧随其后,这4个国家和地区占到访日总消费的7成。
目前,“春节商战”已经成为日本商业的一个重要的促销季节,商家为迎接在春节长假期间大量涌入日本的亚洲、特别是两岸四地的华人来日购买和旅游做充分的准备,如大量招募懂中文的向导和售货人员,完善银联卡支付终端,引入中国的移动支付系统,许多商家贴出各种喜迎春节的标语和宣传画等。
![]() |
“春节商战” |
随着作为文化概念及商业概念的春节在日本越来越火,春节在极大拉动日本消费的同时,也改善了日本的失业率。
日本总务省3月2日公布的2018年1月完全失业率(季节调整值)为2.4%,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环比大幅改善,跌至1993年4月(2.3%)以来的24年零9个月以来的新低。有效求人倍率仍然坚挺。
求人倍率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它表明了劳动力市场中每个岗位需求所对应的求职人数,而厚生劳动省公布的1月有效求人倍率(季节调整值)与上月持平,为1.59倍,维持了长期经济高速增后的1974年1月(1.64倍)以来的高水平。总务省的资料显示,1月就业人数为6,562万人,同比增加92万人,完全失业者为159万人,同比减少38万人。
特别是临时工就业增长迅速,总务省的资料显示,临时工就业数2017年10月、11月、12月同比都在减少,但是到了一月份一下子同比猛增20万,在谈及1月临时工就业大幅改善的原因时,3月3日的《日本经济新闻》援引日本SMBC日兴证券的市场经济分析师丸山正义的分析指出:为了迎接2月份春节的到来,企业储备人才和招募除雪人员使临时工的雇用增加。
春节作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概念,正在成为中日友好的新的桥梁和纽带。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 |
张石 |
张石 简历:1985年,中国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院毕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到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4年到1996年,东京大学教养系客座研究员,现任日本《中文导报》副主编。著有《庄子和现代主义》、《川端康成与东方古典》、《樱雪鸿泥》、《寒山与日本文化》、《东京伤逝》、《孙中山与大月薰—一段不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