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灾时中国人不能忘记日本救援队
2016/04/19
自然灾害是人类共同的灾难,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可能遭遇自然灾害,面对自然灾害的互相支援与同情,是人类的共识:
没有人是自在的、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一个人都是大陆的一部份。
如果一块岩石被海浪冲掉,
欧洲就会减少,
就像海岬失去一角,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你的朋友或你自己的缺失,
都是我的哀痛,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海明威《丧钟为谁鸣》序里引用的英国诗人John Donne的诗《No man is an island》)
![]() |
张石 |
这位作者说得很对,当时日本救援队在汶川的救援工作使全中国的人们感动。
2008年7月8日上午,前往日本北海道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的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日本北海道札幌亲切会见了曾前往中国四川地震灾区参与救援工作的日本国际救援队、国际医疗队代表。这是胡锦涛这次访问的第一场正式活动。
胡锦涛深情地发表了讲话。胡锦涛说,在中国人民遭受特大地震灾害的危难时刻,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日本救援队是抵达灾区的第一支国际救援队,你们以出色的救援行动,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日本医疗队也在救治工作中作出了显著成绩。你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崇高人道主义精神和敬业精神,得到中国人民高度评价。你们的行动充分体现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见2008年7月9日人民网)
胡锦涛还与代表们一起观看了专门从中国带来的、特意为日本救援队和医疗队制作的电视短片《大爱无疆》,这个电视短篇反映了四川大地震灾情和日本救援队、医疗队在灾区救援医疗的感人画面,以感谢日本国家和民众提供的“大爱无疆”的援助。
发生汶川地震时,日本政府提供了5亿日元的义援金,据日本经团联统计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7月为止,经团联下属日企向四川灾区捐款捐物高达37亿2618万日元,体现了日本社会和企业界对中国的关怀。(见《中文导报》2008年7月第4期)
在当时的日本,到处可以看到24小时便利店门口贴着给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募捐的倡议,几乎每个商店里都设置了汶川地震捐款箱,街上到处可见排起横队为汶川捐款的义工。那时日本的城市农村,商店学校,企业团体,到处都有一个充满爱心的小小的捐款箱连着中国,连着汶川。
如今日本熊本蒙受巨大的地震灾难,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同身受,尽自己的能力伸出援助之手。我想起那首中国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作词陈哲、小林、郭峰、王健、孙铭,作曲、编曲郭峰)中的一段歌词: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紧紧地握住你的手
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我们同欢乐
我们同忍受
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心系熊本,分担苦难;隔海瞩望,遥寄祈愿,以自己的心情和行动,支援日本灾区,连接两国大爱无疆的崭新的历史,是中国人的责任,也是一种回报。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张石 简历:
1985年,中国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院毕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到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4年到1996年,东京大学教养系客座研究员,现任日本《中文导报》副主编。著有《庄子和现代主义》、《川端康成与东方古典》、《樱雪鸿泥》、《寒山与日本文化》、《东京伤逝》、《孙中山与大月薰—一段不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