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鲜鲜鲜(150)日本正在消失中的美好事物

2021/01/20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刘黎儿:日本最近的流行语是“变容”,新冠确诊暴增,日本政府为了国民不肯改变行动模式而头痛,大家依然外出,街头人口是去年4月第一次紧急事态宣言时的2、3倍,官方不断呼吁“行动变容”,“变容”是改变模样或随着时间流逝而模样发生变化等,行动变容当然会带来文化的变容,日本最近发生的变容其实是很多的,许多是急功近利的开发等带来的变容,而新冠更加速了这些变容,也让日本许多传统或有独特性的美好事物很快消失或在消失中!

 

京都处处要维持如此高度不容易,老建物不断遭拆除(刘黎儿摄影)

      最近听台湾朋友说京都五条有家百年老舖药房改建的民宿一月底要关门了,因为附近地价高涨,屋主想把优雅的老房子拆了卖掉,许多曾投宿过的外国朋友都很难过,或许因为新冠,或许因为至今过度的旅游潮等,日本许多有形或无形文物、文化都逐渐在消失中,越来越没维持的馀裕,让人有种宝贝逐渐被掏空的感觉!

 

      京都的这家用老舖药房改的民宿,不但守护了建物,保留了许多细部,如药房的柜台窗口,也维持了一个非日常空间,古董家具以及灯饰等演出大正时代的复古气氛,让外国客人享受了典型京町屋有中庭等的情趣,而且从早餐起到各种摆饰,身心能体验日本人对四季变迁的感受,女将等贴心照料一切,才让人真的理解日本所谓“Omotenashi”的“接待、款待”客人是怎么回事!

 


      京都许多这类苦心经营的个人老舖或旅店因为地价上涨以及新冠的影响而陷入困境;许多老街的町屋遭拆除,四处盖了毫无情趣可言的商务饭店,或世界各地都有的巨大酒店等纷纷进驻京都,不仅破坏各处庭园的借景,也制造各种观光公害,非常扫兴;不像至今京都连许多修学旅行用的旅馆也都还有点京都风情,因为想快速回收利润,类似老街不断遭破坏,让人感受到无限的矛盾,原本许多人来到京都或日本各地观光,就是为了这些不同于现代、不同于其他都会的气氛而来的,但为了观光的开发却摧毁了这些宝贵的风景与气氛,当这些老街只剩下乏味制式的商务饭店时,还有人要来观光吗?

 

 

许多老街要维持原来特色需要许多努力的(冈山县的仓敷美观地区,刘黎儿摄影)

     新冠让许多企业或个人背上巨额的负债,债务数字不断增大,如果大到无法处理,则许多老舖或旧邸建筑都无法依照原意来处理了!最具代表性的是去年5月底,跟作家森鸥外有相当渊源的东京上野的旅馆“水月饭店鸥外庄”就因为新冠被迫结束80年的历史,该饭店内有鸥外写作代表作《舞姬》的所谓“鸥外旧邸”,鸥外是1888年从德国留学归国,翌年跟海军中将赤松则良男爵长女登志子结婚,婚后就住在赤松家所有的房子,也就是鸥外旧邸;鸥外庄主人表示“为了能将鸥外旧邸留给后世,只好趁还有点经营体力时结束鸥外庄的营业!”听起来很心酸!

 

      世界至今正在消失中的文化当然很多,许多古老村落或语言、书店等等,或许这是一种变化;最近一年许多消失或消失中的文化,绝大部分是受新冠影响,像日本特有的夜世界如银座等酒廊文化也因为几度成为政客防疫妖魔化对象,也逐渐消失中,松本清张写的《黑革的手帖》或吉行淳之介所描述的世界今后只能在电影里体验了!

 


      日本上班族或年轻人在下班后饮酒作乐的许多居酒屋也因为密集、密切接触与密闭,被认为散播新冠传染一大主因,的确从店外看闹哄哄而且拥挤不堪的店内,在这个时代会觉得心惊胆跳,不过也真的因此许多有半世纪以上历史的大众酒场都被迫关门,许多店主从父亲的一代起苦心经营,为了收入一直没增加的上班族而不忍心调整价格,如果要降低席位密度,就开不下去,只好关门了!

 

 

因为大众酒场过度密集,因此东京许多地方改在户外喝酒(杉并区高圆寺,刘黎儿摄影)

     因为新冠,人与人无法保持密切接触,最好少聚餐、聚会;畅怀痛饮就必然口沫横飞,说话越来越大声,像九州福冈市是感染严重的城市,有家陷入苦境的咖哩饭餐厅,就在店里贴了很大的海报写着“默食”,也把这海报公布在推特上,引起很大回响,让人感受到吃饭跟开心谈话是两回事,许多餐厅也都张贴请勿大声说话,新冠让餐饮进入“默食时代”了!居酒屋的欢谈成为忌讳,也会逐渐消失!

 

      日本至今让外国人讚叹价廉物美的家族餐厅连锁店,即使资金雄厚,但现在也负债累累,不断关店;我因为写稿等不时利用这类能上网又有电源而且深夜也营业的餐厅,它们跟便利商店一样,宛如黑夜的灯塔,有安全感,也很为它们叫屈,因为政府补助这些大规模店家跟小店金额一样,因此只好关店;也有些餐厅因为在日本陷入困境,就趁机到疫情较不严重的台湾、越南等亚洲其他地方去展店了,改变其他城市的街景!

 


      更可怜的是许多珍贵的日本个人商店陷入绝种危机;这些个人商店是社区的宝贝,店主是消费生活专家,也是最佳的谘商师,像我自己长年去的一处文具店,跟店主说“我要买同样的原子笔!”店主拿来了笔芯,说“原子笔还很新,买这就好!”他不会急功近利地卖给我新笔,而是站在顾客的立场作了最佳提案,这是到便利商店买笔所得不到的!

 

 

贴近客人,面带微笑地说明日本文化等内容的服务暂时都打上休止符(金泽市,刘黎儿摄影)

     或是去鱼店,看看今天有什么不同的时令鲜鱼进来,也问店主如何烹调才好,这也不是超市或一朝一夕开的新店所能做到的!日本还有许多类似豆腐店、肉店、花店、钱汤、当舖、钟錶店等消失的脚步也都加快了!许多店被大型连锁店取代或没有接班人,因此无法持续,但这次因为新冠,许多高龄的店主也都举手投降而关门了,许多商店街更是成了不开店的铁门商店街了,类似“那家店主很会修理家电!”“许多远处的料理店主人都也来这鱼店买鱼!”“这家钱汤的汤泡人让人皮肤光滑!”等的传说也会跟着消失了!

 

      不仅卖货品也卖心的许多个人商店消失中!新冠是一种有分断阻隔力量的病毒,会遮断人的笑容、谈话声与肌肤之亲,许多人费心演出气氛与亲切,都成了多馀而没价值的事物,也因此至今日本许多美好的事物因为不被需要或受许多短期利害压迫而消失,令人担心新冠过后,处处都留下无法复原的文化空洞呢!许多外国朋友都在说“已经一年没去日本了,好想念日本!”很怕他们再度来到日本时,日本有点走样了,因为行动的变容带来很多文化内涵的变容!这样的悲剧并非只发生在日本,而是世界许多文明国度都一样吧!或许因为格外心疼,觉得日本消失得更快些!

 

刘黎儿 简历

旅居日本的资深媒体人与知名作家。台湾大学历史系,后进入台大历史所,1982年赴日,曾担任《中国时报》驻日特派员、东京支局长,现为专职作家,在多家报纸杂志如《苹果日报》、《自由时报》、《今周刊》等撰写专栏;书写对象包括日本政经社会议题、都会两性关系、职场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观察与解析乃至文学评论等,相关书籍35册;小说则有《棋神物语》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