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鲜鲜鲜(148)富士山,为什么是日本第一?
2021/01/06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刘黎儿:富士山在日本人的思想里是很特别的山,对外国人而言,也是日本的代表,甚至比樱花等更能代表日本,富士山在各种场合都出现,若要说什么是“日本一”也非富士山莫属,不仅因为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山,富士山才是日本第一,富士山还有许多外国人都难以拒绝的魅力,而日本人更是自古就爱美丽的富士山,富士山是一个永远的主题,入画入诗,也是重要的信仰的一部分,也因为日本人对富士山的自然观、文化观所涵的宗教性、艺术性获得肯定,也才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 |
从静冈三岛拍到完整的雪化妆的富士山(刘黎儿摄影) |
富士山在日本被称为是“天下第一峰”,高度是一个原因,有3776公尺高,不过富士山其实有段时间并非日本第一,那就是1895年起到1945年之间的台湾的日治时代,台湾因为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时,台湾的玉山是3952公尺高,比富士山高,也因此被命名为“新高山”,也就是比富士山高的山,当然现在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山!
富士山从历史记载看来,曾因火山爆发而崩坏过,但喷出的火山熔岩相当固化稳定,因此二千多年来大概高度没有很大变化,即使现在富士山也有些地方是逐渐有点在崩溃,但山的体型并未有太大改变,实在很不容易!在地球不断温暖化的现在,山似乎比海更容易成为永恆的象征,富士山也是,但山也有山的危机,富士山也不例外!
至今因为富士山没有很大变化,是永恆的象征,因此日本有句关于富士山的俗话说“不登(富士山)是马鹿(傻瓜),登二次是傻瓜”富士山可以说是许多日本人自觉一生最好登富士山一次,但许多人因为登过富士山才更感觉富士山值得登,因此登富士山很流行!
尤其现在日本还有喜爱登山的“山女孩(girl)”,也因此在富士山山麓会遇到的游客,近7成是女性,从富士山也可以看出时代趋势!在江户时代女人是无法攀登富士山,因山梨侧的吉田登山道的二合处旁边的林道有个“富士山遥拜所女人天上”,是女人从远处朝拜富士山的地方;原来富士山还是只被当作信仰对象而为“宿有神佛的场所”的时代,一直到1872年都是女人止步的禁地,认为女人入山会妨碍修行,因此只准登到二合处的御室浅间神社而对山顶朝拜!
日本人或外国人都爱富士山,也登富士山;很多人是开车或搭巴士,可以抵达五合处的半山腰,就算登过富士山了,不过五合处也有2305公尺高,最高的剑峰才是3776公尺,每年有30几万人以富士山顶为目标攀登!每年夏天的7-9月期间有20几万人登富士山,可以说是相当拥挤!夏天山顶气温也只有5度左右,也常需要补充氧气才行,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富士山太有人气了,为了登山便利以及观光振兴等,开发过度以及游客带来的垃圾以及排泄物等问题,因此从1997年就放弃申请世界自然遗产,而在2013年富士山本身与山顶的信仰遗迹群、登山道、富士五五湖、三保松原乃至周边8处浅间神社等登记为世界文化遗产!
![]() |
须山浅间神社是一起列入富士山世界文化遗产群之一的神社(刘黎儿摄影) |
2020年因为新冠影响,要攀登富士山的4个主要的登山道也就是静冈的富士宫口、御殿场口、须走口以及山梨侧的吉田口都封锁,实质等于禁止入山,这当然是政府规定的,不过到底是谁有权利管富士山呢?
富士山山顶位于静冈及山梨两县边境,至今在行政上没有确定归属,至于富士山所有权,很多人都觉得当然是日本国家所有,但事实上很令人意外的是八合处以上的山顶部分,既非国家也县府所有,而是在全国统帅1300处以上神社的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所有的私有地;原本1871年明治政府曾一度将富士山国有化,战后全国国有地都归还给原有的寺社,只有富士山山顶依然国有化,也因此浅间神社与中央政府打官司,在1974年判定所有权归神社,而在2004年正式归还。
富士山为何自古让日本人甚或外国人都会觉得很美?富士山不但高耸,而且有非常清晰的山麓曲线,山顶顶部长年有非常美丽的「雪化妆」的白色山顶;夕阳映照在山顶时,还会出现「鑽石富士」,尤其每年夏末初秋时期,在朝日映照下,富士山还会呈现红色的「赤富士」现象,让摄影师想收入镜头,无数的画家以富士为题材!
冠雪的红富士是各种浮世绘图案裡的重要主题(富士山附近饭店的风吕画,刘黎儿摄影) |
富士山所以美,从富士山的地形可以看出一般,富士山是深谷与凹凸非常少的独立山峰,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喷火而且流出许多溶岩,形成独特的形状;富士山从8世纪以后也至少火山爆发10次,在奈良平安时代约数十年一次,而中世以后则200-300年一次,平安之后,才较为安定,成为修行体验场所,逐渐变成灵山;其中1707年的宝永喷火(火山爆发),还引发了大规模的地震;从幕末时代乃至大正时代,富士山顶以及附近还有足以煮熟蛋的热水蒸气,到不感觉热已经是昭和40年代之后,也就是半世纪前还多少感觉到热;富士山在过去是神秘而恐怖的最高的山,自然成为信仰对象!
现在看富士山觉得是很安静稳定的山,夏天有20几万人攀登,但事实上还是「活火山」,但或许只是不会发生宝永般的大爆发了!从六合处出发可以看到纵行的裂痕就是宝永火口,算是富士山的名景点;从那一带可以看到富士山有许多裂痕,大部分是所谓「雪代」造成的,也就是富士山因为暴雨以及溶雪造成流动性非常高的湿雪雪崩,因此富士山近看伤痕累累,但这些伤痕长年靠火山熔岩来修复抚平,这也是一种自然的生息吧!
富士山现在周边20公里处处是乡镇街道与别墅休闲区,即使依照新的自然灾害范围地图,富士山如果因为地震等引发爆发,溶岩也会让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受害,还会有超过3公尺的火山灰,让周边道路以及产业都为之麻痺;但现代人逐渐忘记大自然的可怕的威力,不再有敬畏之心,让人想起建设富士气象雷达的大作家新田次郎写的「富怒的富士」,或许人还是应该比较严谨慎重地维持与富士山的关係吧!
富士山别名或传说原名是发音也一样的「不二山」「不死山」「不尽山」等等,富士山除了是其他的山无法比拟的山之外,也是很吉祥的山,传说徐福当年来日本追求长生不老药方的地点之一就是富士山!
也有说法认为富士山所以成为不尽山,是因为山头积雪除了夏天外,几乎都存在;夏天有时也会低到零度,随时有降雪可能,原本观测纪录就是1963年6月底曾有初雪,其后到70年代则曾经迟到7月底才初雪,今年居然是9月28日才有初雪,初雪纪录的延后也是一项警钟!
山顶积雪,是富士山最美的雪化妆,也是浮世绘等常见的富士山!但今年居然到12月下旬,只有山梨侧的富士山有积雪,静冈县边的都没有雪,成为日本重要的话题;我自己也在11月及12月初到御殿场想拍雪化妆模样的富士山,除了天气不好,富士山因云雾半遮面外,富士山山顶没雪,也觉得不像想像中的富士山!
结果今年直到12月30日富士山才完成完整的雪化妆,山顶全部都冠雪了!让人也警惕若想持续有美丽的富士山可看,或许还是需要一些环保上的努力,否则美丽的富士山未来只有在影像、绘画或文学中才能体验了!
![]() |
刘黎儿 简历
旅居日本的资深媒体人与知名作家。台湾大学历史系,后进入台大历史所,1982年赴日,曾担任《中国时报》驻日特派员、东京支局长,现为专职作家,在多家报纸杂志如《苹果日报》、《自由时报》、《今周刊》等撰写专栏;书写对象包括日本政经社会议题、都会两性关系、职场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观察与解析乃至文学评论等,相关书籍35册;小说则有《棋神物语》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