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339)塑料袋收费后,日本“顺购物篮”行为增多
2020/10/27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今年7月,日本的超市等开始对塑料袋收费,号召人们使用自己的环保袋(也叫Mybag),这一点我在本专栏里也介绍过。目前环保袋的普及率已提高至约7~8成,越来越多的日本人自带环保袋去超市购物。
![]() |
如果购物篮频繁被盗的话,会对超市造成严重损失(资料图) |
与此同时,最近到超市购物后擅自带走店内购物篮的人也不断增加。塑料袋收费之后,有的人不愿意花钱买,而是拿走不属于私人物品的购物篮作为替代。
这种行为被称为“カゴパク”(日语读音:kago-paku)。“カゴ”(kago)即“篮子”,“パク”(paku)来源于日语中的“パクる”(pakuru,意为“偷窃、盗用、顺走”)一词。“pakuru”的名词形式是“パクリ”(pakuri),据说这个词明治时代就已出现,在2000年代以后被当作网络语言使用。意思是“擅自窃取已经存在的创意,用于自己的作品”,接近于中文里的“山寨”。
看了电视和报纸报道,我才知道“kago-paku”这个新近出现的词汇。顺走购物篮的新闻让我感到震惊。没想到日本人的素质会下降到这种地步。
据报道,有的超市在进入7月以后的1个月内,“顺购物篮”的行为就达到过去全年的水平,情况十分严重。
购物篮是超市花钱购买的。从网购价格来看,单价为500日元(约合人民币31.8元)左右。如果购物篮频繁被拿走,会对超市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于是,各大超市纷纷采取对策。措施之一是用颜色来区分付款前和付款后的购物篮。店员收款之后,把商品放到付款后的购物篮里,付款后的购物篮很难被拿到外面去。
第二个办法是把付款后使用的购物篮的提手拆下来。没有提手的话拿着不方便,也就很难带走。采取这些措施之后,一些店铺的偷窃行为有所减少。
还有的超市正在考虑采取其他措施,包括在超市出入口安装防盗传感器,当有顾客拿着购物篮往外走时,传感器就会报警;增加保安人员,靠人眼进行检查;为购物篮植入IC芯片,如果被拿到店外,就会发出报警声。但这些措施的难点在于需要相当大的经费。
话说回来,为什么要带走购物篮这种又大又占地方的东西呢?
电视新闻中播放了采访带走购物篮的人的视频,有的人说“不是要偷走。在下次去超市的时候会还回去,这应该没问题吧?”有的人称“超市不提供塑料袋,这样做也是没办法”,这些人都没有“负罪感”。他们似乎是想说,错不在自己,而在于对塑料袋收费的那一方。但是,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已构成盗窃罪。
带走购物篮的人很多是开车来买东西的,他们需要把购物篮拿到停车场里自己的车前,其中一部分人把东西装到车上之后,会回到超市入口归还购物篮。由于顾客可能打算之后还回购物篮,因此超市方面也不好拦着顾客请他们不要带出。这是让超市为难的地方。
我家附近的两家超市位于车站旁边,都没有停车场。我想因为来这里购物的人都是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所以很少会有人“顺购物篮”。也正因此,看到相关新闻时,我感到既惊讶又失望,希望媒体今后能够多报道这一问题,让那些“顺购物篮”的人转变思想观念。
![]() |
中岛惠 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 《爆买之后他们将瞄准哪里?》,《中国精英向往日本》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