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状(192)涩谷宫下公园的重生

2020/08/19


      日经中文特约撰稿人  张维中:喜欢一座城市,总因为心底有几条珍爱的街。在那里我能获得新鲜的换气和有趣的发现,即使无所事事闲晃着也觉得自在悠闲。东京,其中一条这样的街,就是从原宿通向涩谷的明治通。比起表参道来说,我更喜欢漫步在这段路上,两个商圈的过渡地带,从青春潮牌渐渐转向大人味的品牌,恍如历经一次完美的成长。

 

“MIYASHITA PARK(宫下公园)”

      自原宿东急广场出发,沿着明治通往涩谷方向走,会遇到一条岔路叫神宫通,在视线的前方会看见JR高架铁道的出现。再往下走,遇到cocoti SHIBUYA所在地的十字路口,我通常会右转,穿过铁道下的甬道,抵达淘儿唱片城。

 

      沿着那条高架铁道旁,近来有一片全新的商业设施落成启用,可谓是东京都市更新成功的最新典范,一处结合公园、购物商场和旅馆三合一的新地标,名为“MIYASHITA PARK”。

 


      MIYASHITA PARK翻成中文是“宫下公园”,其实本来这里就有一座小空地称为宫下公园。只不过原本的宫下公园虽然说是公园,但其实不怎么像公园,大概只是一片空地,几十年来没什么人注意和驻足,有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尴尬。沿着铁道旁的这块区域,提供给年轻人打篮球和玩滑板,但始终难以更有效的利用,着实可惜。所幸经过都更规划,在2020年8月初,宫下公园焕然一新。

 

四楼屋顶的“宫下公园”与旅馆“sequence MIYASHITA PARK”

      重生的宫下公园以英语表记“MIYASHITA PARK”再出发,不仅保有原来户外休憩公园的功能,更变出一间狭长形的商业复合设施,有吃有买有得玩。MIYASHITA PARK总共有四层楼,分成三个区域,包括“宫下公园”、商场“RAYARD MIYASHITA PARK”和旅馆“sequence MIYASHITA PARK”。

 

      四楼屋顶的“宫下公园”保留原有的户外公园功能,拥有一处长约一公里的绿化步道,在气温适宜之际,这片都市绿洲会是绝赞的休憩景点。除了设置非常多的座椅之外,还有一间由设计总监藤原浩操刀企划的星巴克咖啡,概念及造型洋溢着欧美风情的公路感。另外,很特别的是建造了一座沙滩排球场,在都内闹区算是鲜见的风景。即使是在大热天,打着赤膊的年轻人也不惧烈日,在球场上奔驰,挥汗如雨。

 

      “这就是青春。佩服或羡慕吗?”同行的友人问我,我摇头说不。这样的青春充其量只是傻。年少不经事,他们将来会后悔紫外线老化皮肤的苦。

 


      二楼到三楼是“RAYARD”商场,长约三百多公尺,聚集约九十多间店铺,包含餐饮店、生活杂货、书店、流行时尚服饰、黑胶唱片行等。至于最高的建筑物则是“sequence”旅馆。总共有十八层楼,四楼和宫下公园连结,五楼设有可眺望公园的酒吧和餐厅。一楼是二十四小时营业的“涩谷横丁”。一字排开的居酒屋,汇聚日本各地特色料理,特征是座椅从室内延伸至室外,除了浅草Hoppy通之外,东京不常见这样路边摊形式的餐饮街,散发着特有的热闹感。

 

二十四小时营业的“涩谷横丁”

      “MIYASHITA PARK”沿着铁道旁建造,一条狭长的街区型动线,特别强调室内及室外的串连,营造出东京商场中少见的穿透感。所在地点位于原宿猫街的尾端,等于是将人潮向下延续,导向涩谷,同时与涩谷HIKARIE、涩谷SCRAMBLE SQUARE及涩谷STREAM联成一线,全新共荣商圈正式诞生。

 

      东京其实明明已经是个建设得很完善的都市了,但每一年仍能见到翻新的进步,比起曝晒在烈日下的青春来说,这种不原地踏步的动力,才令我佩服和羡慕。

 

张维中 简历

台北人,现居东京。在台取得文学硕士后,08年来日。早稻田大学别科、东京设计专门学校毕业。现于东京任职传媒业。大学时以小说踏入文坛。近作为散文《东京直送》、小说《代替说再见》、游记《日本小镇时光》等书。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