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291)日本民间流传的5种预防流感的食材

2020/02/10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青树明子:连日来,日本媒体也持续报道了中国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因为是新型病毒,在日本也引发了恐慌,自然也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不过,对于身在中国,尤其是武汉的人们来说,内心不知要承受多大的恐惧,这实在让人揪心。

 

      这种新型冠状病毒还有很多疑点未查明,预防和治疗方法也尚未确立,但好像有很多方面与防治流感的做法相似。

 

      因此,虽然不知道能否作为参考,但我还是想介绍一下日本民间流传的预防流感的方法。

 

      总之需要“勤洗手”。洗手的方法在小学恐怕会被反复传授,这次就当简单复习。大致步骤如下。

 

      1.用流水湿润双手,在手掌上涂抹肥皂,认真揉搓。

 

      2.用肥皂搓洗手背。

 

      3.仔细揉搓指尖、指甲缝。

 

      4.搓洗指缝。

 

      5.不要忘记搓洗手腕。

 

      6.用流水把肥皂冲洗干净。

 

      7.用纸巾等认真擦干双手和指尖。

 

      洗手步骤相当繁琐。

 

      但据说在日本人当中,患有“洁癖综合征”这种心理疾病的人不断增加,他们一天不反复洗手就会难受。除了勤洗手,更重要的是日常的健康管理。必须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提高抵抗力。

 

      在新型肺炎的预防方法中,维生素C可有效抵抗病毒的说法已被否定,但在预防普通流感时,民间流传的方法是运用食材来提高身体免疫力。

 

      日本民间流传着五种对预防流感和抵抗诺如病毒最有效果的食材。它们都是什么呢?

 

      以下内容并非绝对,仅供参考。

 日本的健康食品之一,纳豆 

 

      第5名 南瓜

      日本有俗话说“冬至吃南瓜不感冒”。正如此,南瓜富含提高免疫力所需的营养素。据说南瓜中所含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之后,可以保护粘膜,防止人体受到病毒的侵害。

 

      第4名 纳豆

      纳豆是日本享誉世界的终极健康食品之一。发酵食品纳豆含有膳食纤维和支撑有益菌的纳豆菌,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据说人类的免疫力和肠道环境密切相关,改善肠道环境,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第3名 舞茸(又称灰树花)

      最近备受日本女性关注的食材是舞茸。这种食材富含有助于人体新陈代谢的维生素B2,据说可望获得消除疲劳的效果。

      好像也有研究结果表明,舞茸可抑制流感病毒繁殖,由于维生素B族是水溶性的,因此很适合炖汤、烹制日式菜饭等。

 

 

舞茸等日本菌类

     第2名 西兰花

      西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建议采用蒸制或者微波炉烹调的方式,不要水煮。

 

      第1名 小松菜(日本油菜)

      小松菜富含提高免疫力所不可缺少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铁及钙等人体容易缺失的营养素。

      如果和油脂一起摄取,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率就会提高,因此炒制,或者只用芝麻油或沙拉油拌制小松菜也能达到效果。

 

      没想到这些食材还有这样的功效吧。那么,日本的妈妈们会为孩子烹制什么样的饭菜来预防流感呢?我顺便一起介绍一下。

 

      〇猪肉大酱汤

       因为可以同时摄取猪肉、蔬菜、菌类、豆腐等食物,所以经常会在感冒的时候吃。

 

      (材料 四人份)

      猪里脊肉切成薄片 150g;胡萝卜 1/2根;芋头或土豆 2个

      白萝卜200g;牛蒡 1/2根;大葱切碎适量 

      汤汁(日本酒一大匙,味噌3~4大匙,酱油、日式甜料酒、芝麻油少许)5杯量

 

      (做法)

      ①把蔬菜切成合适的大小。

      ②锅里放芝麻油煸炒猪肉。

      ③放入蔬菜翻炒均匀。

      ④加入汤汁、酱油、日式甜料酒,煮至食材熟透。

      ⑤撇去浮沫后关火,加入味增。

      ⑥煮至沸腾。

 

      〇纳豆杂烩粥

      (材料 两人份)

       米饭200g;纳豆两包;菌菇1/2袋;汤汁(日本酒一大匙、日式甜料酒两大匙、酱油两小匙、盐1/4小匙,胡椒少许)3杯量

 

      (做法)

      ①用流水冲洗米饭,去掉米饭的粘性。

      ②将调味料类加入锅中煮开,然后放入菌菇稍煮。

      ③将纳豆搅拌出粘丝后加入锅中。

      ④放入米饭煮至沸腾。

 

      总之一句话,愿新型肺炎疫情早日平息

 

青树明子 简历

 

      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亚太研究科硕士。1998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节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后担任广东电台《东京流行音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东京音乐广场》,《日语加油站》节目制作人,负责人及主持人。现在担任日中友好会馆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时代的中国》,《在北京开启新一轮的学生生活》,《请帮我起个日本名字》,《日中商务贸易摩擦》,《中国人的头脑之中》,《中国人的钱包之内》等。译著《蜗居》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