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状(175)向阳的表参道

2019/12/25


      日经中文特约撰稿人  张维中:每年岁暮,从圣诞节一直到跨年前后,我在东京最喜欢夜里漫步的地方之一就是表参道。这个时节的表参道上,道路两旁高耸的榉木树会挂上灯饰,入夜后发出温柔的光,随着高低起伏的地形,迤逦出一片金黄色的灯海。在冷凝的空气中,感官渐次甦醒,每一次看着,都深深以为纵使手机的拍照功能愈来愈厉害了,但唯有身历其境的亲眼目睹,才能够感受到表参道灯饰的美。

 

 

表参道的灯饰

     表参道是“传说中”的圣地。我们这个世代知道“表参道”赫赫有名的三个字,很多人都是从九〇年代的日剧中得知的。虽然还没来日本,从当年的偶像剧里已看过无数次穿着光鲜亮丽的东京人,在表参道上擦身而过,想像未预期的爱情故事可能突然发生。

 

      从前台北的绿地不多,马路旁的行道树多是榕树,那和表参道上高耸的榉木,朝向天空放射状的大片绿叶,视觉感很不同。多年前第一次来日本,走在传说中的表参道时,对绿意盎然的景象留下极深的印象。原来一条车水马龙的道路,只要有心就可以变成一片都会森林。

 

      表参道上的榉木约有163株。最初是在大正时代(1912-1926年)种植的,1945年毁于美军的东京大空袭,现在看到的榉木是在1950年代以后种植的。不过,如今仍留有约十株左右的初代榉木,集中在“表参道之丘”(Omotesandou Hills)前面,树龄高达九十多年。原因是当年这一代均为木造房,只有“表参道之丘”原址前身的“同润会青山公寓”是钢筋铁泥建筑,免遭祝融之灾,而因此建筑前面的榉木也逃过一劫。

 


      我觉得自己相当幸运。因为第一次来东京旅行时,那一年同润会青山公寓还存在着。从前旅游资讯不像现在如此发达,其实我并不清楚同润会青山公寓的重要性,只知道来过东京的学姐推荐过,而我恰好经过了就进去逛逛。在三层楼高,爬满藤蔓的建筑中,一间间往昔曾是住宅的房间,改建成各种个性小店、工作室与艺廊,每逛一间就像是开启一个未知的百宝箱似的,充满惊喜。同润会青山公寓落成于1926~1927年间,可谓是东京早期现代化集合住宅公寓的先驱,当时居住的多半是大学教授、公务员和军人。2003年因老朽化问题而拆建,2006年改建成现在的表参道之丘。虽然现在表参道之丘的一小部分,重现了同润会青山公寓的样貌,不过从前要是去过青山公寓的话,肯定知道气氛相差很多。到底年纪大一点还是有些好处的,那就是常常可以跨越历史的交界,拥有一些钱也买不到的经历。

 

表参道之丘的一小部分,重现了同润会青山公寓

      表参道是明治神宫的参道,从地下铁表参道站出入口,也就是青山通交叉的十字路口为起点,一直通往明治神宫。有此一说,表参道的建设方位跟节气“冬至”有关。冬至这一天早上,只要站在表参道的终点,背对明治神宫,往青山通方向望去,就会看到日出的太阳从尽头缓缓升起。而表参道就是顺着神宫前,冬至朝阳升起的延长线而建设的。冬至过后,一天之中白昼的时间愈来愈长,充满新生的季节即将到来。参拜神宫的道路,一天比一天阳光普照,象征着节节高升的向阳,真是充满着正面能量。

 

      是否想过有“表”就有“里”才对,那么有表参道,为何没有“里参道”呢?其实据说一开始确实是有的,但战后因首都高速道路的建设而消失,现在一部分变成“内外苑联络道路”。如今在JR代代木站至原宿站之间,靠近副都心线北参道站附近的高架铁道下,还能发现山手线“里参道高架”的标志。

 

      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我在这附近的设计专门学校念书,上下学经常走过这一段路,相当喜欢。 没有拥挤的观光人潮,宁静又幽雅。边走边看,脑中盘旋的生活抉择,仿佛经过此地以后,原有的纠结也变得淡然透澈了。

 

张维中 简历

台北人,现居东京。在台取得文学硕士后,08年来日。早稻田大学别科、东京设计专门学校毕业。现于东京任职传媒业。大学时以小说踏入文坛。近作为小说《代替说再见》、游记《日本小镇时光》与绘本《麒麟汤》。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