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状(173)秋天就是外苑前
2019/11/27
日经中文特约撰稿人 张维中:只要一提起地铁银座线上的“外苑前”站时,我的脑海中就会立刻浮现出对几个重要的关键字——银杏、秋天、奥运会和村上春树。
![]() |
明治神宫外苑的银杏树 |
“外苑前”于1938年开站,最初的名称是“青山四丁目站”。所谓的“外苑”指的是明治神宫外苑,而这一带的周围则通称“神宫外苑前”或“外苑前”。很多人第一次到访东京的人都曾误会,以为明治神宫外苑和明治神宫紧邻在一块儿,常把旅游行程规划在一起,结果走到双脚发软。两个地方其实还有好一大段距离。即使徒步疾行,也还得花上半个小时。
有外苑就有内苑,明治神宫内苑就是一般人认知的,在表参道尾端,原宿车站旁的明治神宫。不过一般来说提到内苑时,大家只会说明治神宫,而不会特别标注内苑。明治神宫以和风的神社建筑为主,而外苑则是以洋风为特征。外苑可说是一个西式大公园,园区内除了有休闲空间以外,还有一座迷你的儿童乐园、明治纪念馆、圣德记念绘画馆,此外还有很多体育场等运动设施。包括两届东京奥运会的主场馆国立竞技场,就在神宫外苑的边界。
已经变成一种习惯了,每年只要一到银杏绿叶转黄的时节,我几乎就会到“外苑前”站走一圈,深刻感受一番东京的秋天。从青山通到圣德记念绘画馆那一段路,称为明治神宫外苑银杏并木,是东京著名的赏黄叶景点。这条约三百公尺的道路两旁,种植了四排拔地参天的银杏树,总共多达146株。每逢深秋的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这里会举办“银杏祭”,周末摆出不少餐车,满足视觉的同时也喂饱口腹之欲。
漫步于高耸银杏树下的路间,日光自黄叶扶疏间筛落,有如置身在一条金黄色的隧道。最美的仍是银杏叶落下后,铺满整片地的景象。踏在迤逦而出的黄色地毯上,感受光阴的更迭,原来能够不那么惊惶,可以如此的脚踏实地,疗愈自在。
那些银杏树的高度有着些微的差距。从青山通入口开始,往圣德记念绘画馆的方向走,树高愈来愈低。这是为了造就一种景观的远近法,站在入口远眺绘画馆,银杏并木夹道延伸,风景本身就是一幅艺术的画作。
曾有好多年,这里会在11月上旬举办目前已停办的“东京设计师周”(Tokyo Designers Week)活动。月初看设计展,月底看银杏,一整年最频繁来到这一带,大概就属这时候。因此有好长一段时间,“外苑前”总和“秋天”绑桩在一起。对我而言,秋天就是外苑前。
![]() |
受到村上春树小说洗礼的一代,我想是不可能错过“外苑前”的存在。村上春树曾在散文中写过,1978年4月1日下午,当时29岁的他在这里的神宫球场外野席,一个人喝着啤酒看球赛。在某记球击出的刹那,他忽然从天而降有了一个念头,决定试着写写看小说,于是揭开了成为小说家的序幕。这段叙述因村上的成名而被神化,自此神宫外苑内的这座“明治神宫野球场”遂成为书迷的朝圣地。
村上春树早年住在“千駄ヶ谷”站附近,穿越过神宫外苑,就是“外苑前”站。因此这一带其实还有很多被他写进小说或散文的店家、景点。 喜欢他作品的读者可以来趟踩点巡礼。
“外苑前”站另一边是青山灵园。在村上春树早期的小说《国境之南,太阳之西》中也曾登场。小说中的主人翁在下午三点,从寝室的窗户边,靠着椅背眺望窗外远方的墓地。
学生时代听过的歌,读过的小说,总是记得很牢。这一幕叙述就是我对青山灵园的印象了。
下葬在青山灵园的名人不少,其中对外国人来说最著名的,可能不是人,而是动物。涩谷十字路口纪念“八公犬”雕像的那只忠犬八公,死后就葬在这儿。感人的是,忠犬八公墓的一旁,葬着他的主人上野英三朗博士,可说是永远的不离不弃了。
每年八月盛夏,外苑会施放烟火,名为“神宫外苑花火大会”。跟其他花火大会的形式不同,神宫外苑花火大会有艺人演出,为售票性质,观赏地点在外苑的神宫球场、秩父宫橄榄球场。附近的高楼多,如果不在体育场内,基本上很难看到完整的烟火表演。不过,网路上每一年总会流传,即使不买票进场,也能在哪些大楼之间的空地与空隙中,瞥见某个角度的花火。
那一年,我和K也照着网民指示,带着野餐布和食物来到外苑前,一个传说中可以瞥见花火的角落。在大楼与大楼之间的平台上坐满着人,大家引颈期盼,没想到活动开始后,那年烟火换了施放的方向,再加上风速问题,整晚我们只听到打上花火的碰碰声响,一点光也没见到。最后甚至刮起大风,飘起雨,众人窜逃,很是狼狈。
几个季节过去了,我和K渐行渐远。曾经以为能够愈来愈了解彼此的,回想起来,或许从一开始就是误会。像是外苑前的那一场花火,其实我们从未接近过。
![]() |
张维中 简历
台北人,现居东京。在台取得文学硕士后,08年来日。早稻田大学别科、东京设计专门学校毕业。现于东京任职传媒业。大学时以小说踏入文坛。近作为小说《代替说再见》、游记《日本小镇时光》与绘本《麒麟汤》。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旅人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