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92)从《天气之子》看日本人有多重视天气

2019/11/26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电影《天气之子》今年7月开始在日本上映,自11月起在中国上映。电影在日本受到追捧,在中国口碑也不错,相关书籍似乎也很畅销。我10月终于走进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虽然这样说对不起影迷,但说实话我并没有多么感动。

 

 

因19号台风被埋在淤泥中的汽车(10月19日,宫崎县丸森町)

     的确,电影的画面很优美,图片就连细微部分都很精美。我非常熟悉的东京的街角被描绘出来,很有意思。作为高中生的主人公和少女对话的有些场面也让人感到犹如重回青春时代、心中小鹿乱撞。但是从我个人来说,由于这种故事情节的非现实性,让人难以代入感情。

  

      拍摄这部电影的是在中国和亚洲各国也很有名的导演新海诚。在观看电影之前,我阅读了采访新海诚导演的报道。他表示,以天气为主题的契机是“日本的气候变化”。自数年前开始,日本的台风、暴雨、大雪和滑坡等自然灾害明显变得严重,日本人喜爱的温和的四季到底去了哪里呢?

    

      新海诚导演认为,“虽然我们成年人抱有这样的无力感和绝望感,只能左冲右突,但希望今后度过自己人生的年轻人们能超越这种忧郁,朝着新世界强有力地前进。想要描绘的是在不再风调雨顺的时代,虽然被命运所摆布,但仍试图选择自己的活法的态度”。报道中写道,新海诚导演带着这种心情,构思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在这里我不多介绍电影的详细情节。一位在日本生活的中国留学生曾对我表示,“得知这部电影的时候,首先是被《天气之子》这一独特的片名勾起兴趣。来日本之后,第一次知道台风是如此猛烈,再次理解了日本人在生活中时常意识到天气。正因为是这样的日本人,才会对这部电影在心里产生共鸣”。

    

      的确,不仅限于年轻人,日本人的生活和天气难以割舍。

  


      在日本的电视里,不仅是早晚,一天之中会多次播出天气预报。除了气象预报员的详细天气预报,还会推荐适合当天气候的服装以及说明紫外线指数、空气湿度等,详细介绍与天气相关的各种预报。近年来台风逐渐猛烈,自初夏至秋季,日本在数个月里受到台风的困扰。台风预报也更加详细和准确。台风的前进路线在数天前即可预测,让日本人能最大限度做好准备。  

 

      对日本人来说,细致地播出天气预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从海外的人来看,似乎感到惊讶,心想“日本人为何如此在意天气预报呢”。

    

      任何国家当然都有天气预报,但很多国家不会预报每隔1小时的天气变化和雷阵雨的发生时间等详细内容。由于日本原本就是农耕社会,所以过着离不开天气预报的生活。 

      

      在日本,路上遇到熟人时经常会说“今天天气不错”或“今天挺冷啊”等有关天气的话。如果说“你好”,对方也只会以“你好”结束会话,但如果说“今天天气不错”,则会聊得起劲。正如对中国人来说就餐非常重要一样,对日本人来说,天气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中岛 惠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 《爆买之后他们将瞄准哪里?》,《中国精英向往日本》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