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鲜鲜鲜(118)男性大臣不能请育婴假吗?

2019/10/09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黎儿:日本新科上任的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表示想休育婴假,按理在少子化非常严重的日本而言,能率先为了养育孩子而请假,其实是很好的范例,但孩子要明年才生,现在就在舆论造成一片哗然,赞成反对的声音都有,演变到让他请也会挨骂,不请也会挨骂,为什么日本社会到现在还如此保守,认为只有男人做的事是不可取代的,依然很难接受小泉请育婴假?

            

小泉进次郎和泷川克里丝(8月7日,首相官邸)

        

  小泉是跟美女主播泷川克里丝(日本名雅美)奉子成婚的,他表示自己所以会想请育婴假念头,是因曾跟纽西兰总理雅顿(Jacinda Ardern)会谈过;雅顿是世界第一位请产假及育婴假的总理,她去年6月生下一名女婴后请假6周,在家带孩子,育婴假期间虽然有副总理代理职务,但雅顿在家也还照常批阅重要公文。

          

  不过日本许多看法认为雅顿毕竟是女性,产妇及母亲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小泉是男性大臣,状况不同。像国民民主党政调会长泉健太就表示「日本想请育婴假而无法请的人很多,应该以国民最优先,等所有的上班族想请都能请之后,大臣才能说要请!」

           

  小泉请育婴假还被保守人士挑了有关报酬的毛病,日本育婴假制度是留职减薪,但国会议员请,因为没有规定,反而不会被减薪,他认为小泉即使请假,也还可以领全份的国会议员报酬,是很大的问题;其他立场右倾的日本维新会党魁的大阪市市长松井一郎也提到报酬问题,他更批判指出「小泉都入阁了,早就不是可以说要请育​​婴假的立场了!」

            

  各媒体也介绍了许多曾任大臣的保守人士的反对意见,批判的理由如「大臣的工作不是那么好做的,应该以国事为最优先才行!如果做不到的话,当初就不要答应担任大臣的工作!」「要请假可以,但要有人代理业务,国会议员的业务谁来代理呢?」「内阁大臣的工作更是无法代理的,怎可轻言要请育婴假?」等等。

            

  网路上也有些反应表示「小泉是拿税金的,对国对民应为奉仕之身,请育婴假是对国民的一种背叛行为!」「既然身为国会议员,自己或家人的事都应该摆在后面!」「国会议员的工作并非一般的工作,如果一定要请,那就请先暂辞国会议员的工作!」或是右倾作家百田尚树揶揄小泉说「那请干脆到孩子长大成人为止都请假算了!」

   

  另一方面,日本赞成的论调也还是不少的,像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就表明支持,说:「小泉应该堂堂皇皇地请育婴假才对!」或是日本国会的「以男性育婴假义务化为目标之议员联盟」会长的前文科大臣松博一元也表示「如果小泉请育婴假的话,将能大大促进社会意识改革!」

            

  社会各界如作家乙武洋匡则表示「日本有关男性请育婴假的制度已经完备,但因气氛不容许而无法请假的人很多,如果像小泉这样的人去请育婴假,就会打破目前很难请假的气氛!」著名的妇产科医生宋美玄也透露她本人曾接受小泉来咨询有关少子化对策问题,当时小泉就表示自己如果孩子出生的话,就会请育婴假,现在预定明年年初要生产,她很期待小泉能真的实现请育婴假的想法!

              

  小泉现在所掌的环境省,也有男性职员表示自己先前想请育婴假,但因为工作繁重,因此没有请成,如果小泉这次真的请育婴假的话,就会有助于其他人比较容易请。

           

  小泉看起来若是真的请,也顶多请几天或一周儿已,表示自己请了,就算是一个比较两全其美的方式;如果小泉这次连几天都不请的话,则让许多也打算在明年请育婴假的男性处境更为困难。

         

在日本男性育婴的镜头已经很容易看到,不过真的要请育婴假则很困难(刘黎儿摄影,东京都新宿区)

  小泉如果放弃请育婴假的话,就等于是在告诉世人「职责重大的人不应该请育婴假,请育婴假的人都是工作原本就很轻松的人!」,传递出如此偏差的讯息;但是如果小泉请了育婴假,但只请了几天或一周,这样也是会害惨想请育婴假的男性,因为公司可能会说「连小泉都只请几天,你怎么请这么久?」也因此许多人认为如果小泉会放弃请假或是只请几天做样子的话,那真的一开始就不要轻易说出口才好,否则反而是阻碍了男性参与育婴育儿现实与概念的推展的。

              

  到底国会议员或大臣真的是无可替代到连育婴假都无法请的工作吗?小泉要请育婴假所已在日本引起正反激烈的讨论,主要的原因是日本男性请育婴假的比率低的惊人,即使连不满一周的育婴假都算的话,也只有6%而已。

               

  即使日本少子化问题严重,理应是重要的政治课题,但当权的政治家们其实根本没想趁机让小泉当榜样,借此鼓励国民生育孩子;日本不仅国会议员,普通上班族也同样很难请育婴假,理由也跟世间批判小泉的差不多,就是「自己的工作无法找到人替代」「人手不足」等,也有人担心在请育婴假时,自己的工作会遭取代,影响工作维持与升迁。

          

  小泉自己也表示他会尽量取得各界的理解,也就是连他也一样得担心请育婴假无法获得职场等理解,跟普通上班族没两样,基本上要请育婴假都很困难。


            

  但是相对于此,女性请育婴假的则超过80%,难道女性的工作就是可取代性比较高吗?当然绝非如此,只是女性比较容易获得社会的理解而已,最基本的原因是在日本对于育婴育儿的所认定的社会价值比任何工作都还低,工作的价值高出育婴育儿太多太多了,这也是社会很难理解请假来育婴的根源,也是男性很难请育婴假的原因。

              

男性参与育婴育儿角度不同,对孩子成长或家庭关系都有很多助益,图为父亲带孩子排队等着参加地震体验车的活动(刘黎儿摄影)

  因为把工作价值看的过高,因此到现在小泉想请个育婴假都这么困难;其他国家如瑞典则早就把国会议员请育婴假制度化,请假期间让选举落选的次高票的人来代理,也是让这些人可以趁机累积一些政治经验等;如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政治家或企业家等能率先来请育婴假,改变社会概念的效果就会很大。像是才望子(Cybozu)讯息技术的社长青野庆久自己在三个孩子出生时请了三次的育婴假,而对也鼓励员工请育婴假,结果是离职率降低,女性社员人数增加,对公司经营有正面影响。

       

  日本政界过去也有三重县知事铃木英俊在就任后请过育婴假,虽然他只请了3天半,但是果然有率先示范效果,他就任前的2010年度该县县府的男性职员请育婴假的只有1%而已,但是他请了之后二年的2014年则剧增为16%;因此小泉如果真的能好好多请几天育婴假,大概更能扭转社会风气吧!

           

刘黎儿 简历 

             

旅居日本的资深媒体人与知名作家。台湾大学历史系,后进入台大历史所,1982年赴日,曾担任《中国时报》驻日特派员、东京支局长,现为专职作家,在多家报纸杂志如《苹果日报》、《自由时报》、《今周刊》等撰写专栏;书写对象包括日本政经社会议题、都会两性关系、职场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观察与解析乃至文学评论等,相关书籍35册;小说则有《棋神物语》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