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鲜鲜鲜(110)日本早就有许多无人贩卖了

2019/06/19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刘黎儿:日本便利商店的全家(FamilyMart)及罗森(LAWSON)都在今年开始试行开无人贩卖店,打算运用IoT(物联网)、手机支付等现代技术来开始未来型无人营业的实验,连原本表示对无人店没兴趣的7-11也因为人力缺乏而引发维持24小时营业的困难,也跃跃欲试而从省人店开始试了,无人超市等型态,在美国或中国都有了,日本算是慢了半拍,但若只是无人贩卖、无人店,则日本早就有了,也就是完全没人监看,全面相信客人,让客人自己付钱,是很古典的一种贩卖方式!

 

 

东京炎天寺的红蛙守护铃等採无人贩卖

     我最近去东京都足立区的跟江户后期俳人小林一茶渊源很深的炎天寺,小林曾在此吟咏了著名的“瘦蛙别输 一茶在这裡”的为弱者加油的名俳句,也因此该寺成了俳句寺,一茶的铜像外,到处都是青蛙的塑像,寺院的守护铃也是可爱的小红蛙,每个500日元,是无人贩卖,访客把购买的钱自己投入的赛钱箱里,就可以取走,无须跟寺院打招呼;当然这里是有神明在的寺院,访客大概不会不付钱就拿把守护铃或守护符拿走的。

 

      不仅是乡下的蔬果摊是无人贩卖的,都会里也有无人古书(旧书)店等,这类无人贩卖一直是日本路不拾遗社会的象征,常常让许多外国人非常惊讶,也让日本人相当自豪,无人蔬菜贩卖所在乡下相当常见,东京都内在练马区离大泉学园车站15分钟左右也有;这类疏菜贩卖所大抵是卖农家展售刚收割的疏菜水果乃至鲜花或自家制泡菜,甚至握饭团等等,虽然有些是形状或尺寸较奇特而无法在市场上贩卖的所谓“规格外”产品,但都新鲜又便宜,大抵订价数十至数百日元,偶而也有1个700日元的西瓜或哈密瓜等,算是比较高额的商品;蔬菜贩卖所完全没人看,在菜摊旁就是放个竹筒或铁罐让客人投钱,甚至还有的地方是客人自己投钱,自己拿找钱;到日本乡下旅行,在这样的无人贩卖所买东西,是一大乐趣。

 


      没人监看,难道不会被扒窃走吗?有日本人说:“虽说没人监看,其实是有人监看,御天道様在看着!”御天道様就是太阳,也就是没人的地方也不能做坏事;虽说也有人拿了100日圆蔬菜却只投入1个10日元或50日元铜板,但也有人没有零钱而投入500日元或1千日元钞票,只拿走自己需要的蔬果,不求找钱的,因为大部分的人还是付了钱,农家才会继续无人贩卖。像京都乡下就有许多无人贩卖所专卖外地客很爱的“京野菜”如万愿寺唐辛子等,强调新鲜外,还有农家直接贩卖的安心、安全,甚至有的农家9成以上是靠无人贩卖所,因为无人贩卖没有人力成本,也没有运输等产销经费,可以卖的很便宜,人气旺盛。

 

乡下常见便宜的无人蔬菜贩卖

      不仅生鲜蔬菜花鱼等有无人贩卖,石川县山里还有居民用水箱无人贩卖每只200~300日元的香鱼、岩鱼等;其他也有些水产品家工厂在工厂前摆放鲔鱼刺身等无人贩卖摊子,或是也有建材行无人零售建筑用土等,嘉惠附近居民;这种没人监看的无人贩卖店是建立在农家等跟消费者的信赖关係,虽然也会遇到不付钱拿走的客人,许多农家表示大概9成以上的客人都有老实付钱,也因此不会想为了不到1成的恶客装监录器。

 

      2013年也有位上班族在东京三鹰市开了无人古书店,买书的人投入300日元或500日元在扭蛋机裡,出来的扭蛋里有装书专用的塑胶袋,客人把书装入袋内,可堂堂走出店门,也不会有被看成是扒书客的不舒服感觉;虽然至今也曾遭扒窃,但是更多的人把自己不需要的书捐赠给无人书店,甚或捐款鼓励或留信表示感谢等,也因此书店是赚钱的,店主就辞去工作而开始经营其他不同型态的古书店;虽然创业当初遭各方反对,认为行不通,但结果证明日本社会人心还是相当善良可信的,店主也因无人贩卖而感受到温暖。

 

      有的无人贩卖所,虽然无人监看,但家里的宠物的猫狗帮忙在旁看店,也成了许多无人店的明星;无人店在日本历史悠久,许多日本人都说自己有记忆时就有,希望即使未来日本由机器人对应或是靠各种物体或脸孔辨识器等来对应的无人店林立,这些可爱的古典无人店还能继续存在,也才能让人知道人心未必不古!

 

刘黎儿 简历 

旅居日本的资深媒体人与知名作家。台湾大学历史系,后进入台大历史所,1982年赴日,曾担任《中国时报》驻日特派员、东京支局长,现为专职作家,在多家报纸杂志如《苹果日报》、《自由时报》、《今周刊》等撰写专栏;书写对象包括日本政经社会议题、都会两性关系、职场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观察与解析乃至文学评论等,相关书籍35册;小说则有《棋神物语》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