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状(159)可惜了,竹泽公寓
2019/05/15
日经中文特约撰稿人 张维中:住在一座城市久了,记忆变丰富了,情感也会更浓厚。比起旅人来说,见证城市里的变迁当然也更多。于是,不可避免的总会有些喜欢的店家,可能是间特别的咖啡馆、小书店、文具店或艺廊,最终经不起现实的考验而改变。最近又有一间我喜欢的地方,都还来不及向众人广为宣传,结果就宣布结束营业了。本来还在想,最近要再带朋友去那里逛逛的,想不到近日就听闻噩耗。那是位于马喰町“竹泽公寓”(アガタ竹泽ビル)里的“马喰町ART+EAT”咖啡艺廊。经营了十一年后,在2019年4月底吹响熄灯号。
![]() |
在2019年4月底吹响熄灯号的“马喰町ART+EAT” |
不只“马喰町ART+EAT”,其实整栋竹泽公寓都让人流连忘返。竹泽公寓位于马喰町,是一幢五层楼,建于1984年的公寓。从外表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住宅,不过约在十多年前,开始进驻小艺廊、杂货文具屋、咖啡馆和其他的艺文创作工作室,摇身一变成为东京文青进阶者的新圣地。
竹泽公寓的全盛时期,大约是在2010至2015年之间。地下一楼有展演空间“aM”艺廊,一楼有那须太郎所成立的现代艺廊“TARO NASU Gallery”,经常更换许多特殊的主题艺术展。此外一楼还有“AbHeri”,是一间专营手工饰品珠宝和器皿的杂货屋。拾阶,走上二楼,就是我前述钟爱的咖啡艺廊“马喰町ART+EAT”;同层楼还进驻有强调东京制造的服装店。三楼曾有一间“MARKTE”贩卖很多可爱的杂货屋,进口德国杂货小物,令许多喜爱德国文化的人,会为它远道而来。四楼曾经有一间很特别的荷兰杂货屋“deshima”,同时也是一间进口荷兰品牌自行车的专门店。同层楼尚有以“慢跑”为主题概念的店家“Run boys! Run girls!”,不仅贩售与慢跑相关的产品,也提供东京慢跑相关活动讯息。除了上述这些店家以外,还有其他如美体等个人工作室。
这些主题迥异的店面,全塞在这一幢老公寓中,让原本平凡至极的地方,突然像是拿到一张藏宝图似的发亮起来。一时之间,成为不少艺文人士喜好与期待的据点。然而很可惜的,这几年,从MARKTE和deshima歇业,到TARO NASU Gallery等店家都逐渐撤出,现在连被誉为竹泽公寓精神堡垒的马喰町ART+EAT也告终。
![]() |
马喰町ART+EAT的餐桌上曾放着印有摄影师作品的纸张 |
马喰町ART+EAT看似是一间结合餐厅咖啡馆和艺廊的空间,其实也延伸出企划书籍、杂志与设计的制作。餐饮部份一点也不马虎,曾由饮食主理人小川美穗操刀,以日本各地安全新鲜的当令食材,推出各种健康餐饮。
关于展览类型,过去这里最常举办的是摄影相关的展览,也会有作者的座谈会活动。我曾在这里看过旅行相关的摄影展,当时在咖啡馆里用餐时,每一张餐桌垫,都是使用摄影师作品印出来的纸张。上面夹着一张手写字条,来自于摄影师亲自解说镜头下的故事。用完餐,那张餐桌垫就是属于你的,可带回家留念。就是类似于这样贴心又有趣的小安排,让我对于马喰町ART+EAT留下深刻印象。
马喰町ART+EAT结束营业后,虽然还有几间艺廊仍在驻此地,但于我而言,竹泽公寓的美好时光已然落幕。真的可惜了。属于我的那幢竹泽公寓,还未迈入令和新时代,已在平成缄封了时代的另一抹印记。
![]() |
张维中 简历
台北人,现居东京。在台取得文学硕士后,08年来日。早稻田大学别科、东京设计专门学校毕业。现于东京任职传媒业。大学时以长篇小说踏入文坛。近作为游记《东京小路乱撞》、小说《餐桌的脸》与散文《东京模样》。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