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鲜鲜鲜(89)「御当地」最强,征服全国
2018/08/29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刘黎儿:日本最近十几年,最夯的一个语汇大概就是「御当地(ご当地)」,这个语汇原意是外人到当地拜访旅游,对于该地表示敬意,表示许多见闻都是首次见闻到,不过最近「御当地」的语意有些改变,主要是指该地独特才有的文化如美食、歌谣等,尤其这些年日本各地都靠「御当地」来复兴,御当地的确充满魅力,因为许多是当地人千锤百炼的智慧结晶,也包含浓烈的乡土爱,加上现在是大旅行时代、网路时代,因此许多御当地美味不再只留在当地,开始为全日本乃至各国所喜爱,也因此「御当地」不再只是表面敬称,更是实质上让人喜爱的乡土料理,而且因为「御当地」而让人更想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 |
许多御当地食品成了超市或百货公司常设的专柜(刘黎儿摄影) |
「御当地」,尤其是「御当地美食」,不仅是许多地方的人气料理,而且是当地人运用当地盛产的材料制作的,既新鲜又便宜,但未必细致,也因此「御当地」美食,许多是从「B级御当地美食」出发,成了价廉物美食物的典型,因为是当地人的日常食物,也属于是一种人人吃的起国民食,「御当地」不仅是旅客在当地会想品尝或购买,还成为许多日本食品或餐饮业开发时的重要参考对象,也因此许多原本是地方偏方吃法,全都上了日本人的餐桌,开起全国性连锁店,甚至还开到国外去。
许多知名度原本不高的「御当地」美食,成了日本这些年来的最大流行,我也不能免俗,总是会去买来尝尝看,或是去旅行时也不断找「御当地」中的名店,去吃,回到东京后,也常会想念,在超市或百货公司等的诸国(个地)物产时去买来吃,或许也是旅情的回忆吧!
「御当地」也成了重要的观光资源,因为美食只有在当地现在到日本各地方旅游的台港或中国的旅客越来越多,大家也对这些「御当地」逐渐熟悉起来了,不仅拉面、炒面、饺子、汉堡、咖哩饭、荞麦面、乌龙面等几项主要食物都有「御当地」味道,有的真的很特别,不仅味道,甚至状态或材料、容器都很不同;像北海道有「汤咖哩」或是山口县下关的瓦荞麦面等,现在也都家户喻晓了。
像瓦荞麦面最近因为日剧『月薪娇妻(逃げるは耻だが役に立つ)』男主角孩提时代怀念的食物而声名大噪;或更早在1996年山口智子跟木村拓哉主演的「长假(ロングバケーション,Long Vacation)」日剧哩,也曾让本人真的是栃木市出身的山口智子做了放有马铃薯的炒面,这是栃木市的「御当地」美食,我10年前去栃木市吃到了,边吃边怀念这部经典日剧。
![]() |
“元祖瓦荞麦TAKASE”的瓦荞麦面(山口县下关市) |
有些「御当地」,如喜多方拉面、讃岐乌龙面等,是福岛会津或四国香川等地方面食,但现在风行世界,也让喜多方、讃岐(古讃岐国,以及现在不包括小豆岛跟直岛的香川县)成为外国人也知名的地名。
这些地方所以会有这些美味,都有很悠久的历史传统可以诉说,充满故事性,加上的确好吃,又有特征,像喜多方拉面就一定是酱油味道的,而且是猪骨跟鱼干分开熬汤,再来调配混合的,不会是九州式的白浊猪骨汤,也因此地名本身就成了品牌,也是商品名的一部分;但也有些地方因为单项的食物声名掩盖了其他的「御当地」,像喜多方的荞麦面、日本酒其实水准超高,只好等涌到的观光客吃了拉面后再慢慢来发现。
其他让人喜爱的「御当地」美食,多的让人数不清,我最近几年最爱的大多是旅行后就无法忘怀的「御当地」,像是青森县八户市的煎饼汁,就是把南部煎饼当作干面团直接跟鸡肉、猪肉以及蔬菜等一起煮,酱油味或味噌等,是冷天非常轻便的饱暖食物,而且简易,算是我家的一种速食;其他也有仙台的厚肉牛舌、毛豆麻糬、西洋芹火锅等,或是名古屋炸鸡翅等等;京都的「御当地」更是多的数不清,像是鰊荞麦面、鲭寿司、出汁卷玉子等等,在享受过精致的京料理后,也还是要吃这些「御当地」「御当地」,才觉得到了京都。
![]() |
在东京的喜多方拉面店 |
许多「御当地」虽然现在在东京也可以买到、吃到,或是网购到,但是不如在当地吃得过瘾,因为是当地才吃得到现做的,或可以选择的吃法及菜单更多,总觉得能吃到质量都不同;也为了解除这种遗憾,许多「御当地」美食或是「御当地」的小连锁店,现在不断全国化,让人可以享受到最贴近原样的「御当地」。
但这样一来,对于外地人而言,原本到要搭车、搭机,千里迢迢才能吃到「御当地」是非日常,变成随时可以吃到的日常,反而不希奇,变成普通商品后,就会失去「御当地」性;但不必担心.越来越多冷门偏异的「御当地」开始登场,也透过这些「御当地」,大家更了解日本原来有这么多这么丰富美丽的地方,重新体认乡土的价值,美食之外,地方歌谣、方言、民俗舞蹈等也大流行,「御当地」实在是泉涌不断的大宝库。
![]() |
刘黎儿 简历
旅居日本的资深媒体人与知名作家。台湾大学历史系,后进入台大历史所,1982年赴日,曾担任《中国时报》驻日特派员、东京支局长,现为专职作家,在多家报纸杂志如《苹果日报》、《自由时报》、《今周刊》等撰写专栏;书写对象包括日本政经社会议题、都会两性关系、职场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观察与解析乃至文学评论等,相关书籍35册;小说则有「棋神物语」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