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22)中国孩子也流行看绘本了

2018/07/03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我每次去中国,都有几个地方一定要顺便逛逛,其中之一就是书店。4月我去了北京、上海、天津和杭州等地,当时顺便逛了几家书店,有了新发现。其中,去“西西弗”和“言几又”等新的连锁书店时感觉非常好,书籍齐全,内部装饰也很时尚。

 

      这种时尚的书店越来越多地设置童书区域,出售给孩子们看的绘本、益智玩具和文具等。我观察这类区域,突然注意到摆着很多日本白杨社出版的绘本。

 

      白杨社(蒲蒲兰,poplar社)是日本的老牌出版社之一,尤其在童书领域获得高度评价。白杨社出版了很多知名绘本,在日本知名度很高,10多年前正式开始在中国拓展业务。

 

      白杨社进驻中国的契机是1995年。白杨社当时的社长坂井宏先先生访问中国,发现几乎没有绘本,他很惊讶,决心一定要推广绘本文化。

 

      在那之前,中国就有“图画书”和“小儿书”等面向孩子的书籍,但都算是“学习”和“启蒙”类的内容。其中的画也是插图性质比较突出,几乎没有像日本那样以可爱的图画为中心的绘本。于是,白杨社打算将日本的“绘本”推广到中国,2000年设立了北京办事处。之后,又成立了当地法人,在上海和广州也设立了办事处。

 


      该出版社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了绘本专卖店“蒲蒲兰绘本馆”。北京店位于建外SOHO地区,上海店位于上海高岛屋,都受到生活在附近的家长和孩子喜爱。

 

 

上海蒲蒲兰绘本馆

     白杨社还出版翻译绘本,2006年则首次出版了中国绘本作家的原创绘本。2007年,推出在日本大热的《小熊宝宝》系列绘本,累计销售1000万册以上。

 

      该出版社表示,“最近在中国,培育孩子内心和情感、有梦想的作品开始受欢迎。随着社会变化,绘本的世界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以前,中国市面上多为平装书,绘本也是平装,但近来中国也和日本一样,精装绘本不断增加。像欧美和日本那样,中国人也逐渐认识到,绘本是应该爱惜地传承给下一代的,越来越多读者表示,“哪怕价钱稍微贵一点,也想买精装的漂亮绘本”。

 

      在天津图书馆的童书区,我也看到了家长念绘本给孩子听的场景。在书店,幼小的孩子也和妈妈一起挑选。这样的场景可能以前就有过,而最近几年感觉更加常见了。

 

      日本的书店很少有能坐在椅子上选书的,但在中国,人们有时坐在店内的地板上看书,有些地方还设有椅子。还有很多书店同时开设咖啡馆,人们能够从容选择,这一点很好。

 

      中国人比日本人更爱用电子产品,但据说很少有人阅读电子版绘本。跟欧美和日本一样,中国人也觉得绘本要通过“纸质书”阅读,才能充分体会其精彩之处。 

 

      在日本,绘本的流行趋势正在改变,比起欧美绘本作家,日本作家的绘本逐渐受到欢迎。希望今后中国也能像这样,本国绘本作家不断涌现,描绘出中国孩子的梦想。

 

中岛 惠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 《爆买之后他们将瞄准哪里?》,《中国精英向往日本》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