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191)日本人爱看描写日本人的书籍
2017/11/07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我10月出版了名为《为何中国人出门不带钱包?》的新书。描绘了中国的无现金化、中国社会的成熟化、以及激烈的变化等。
![]() |
我的书在亚马逊上被归为中国类和新书类。其中尤其热销的书籍之一是《被儒教支配的中国人和韩国人的悲剧》(肯特·吉尔伯特著)。这是所谓的批评中国和韩国的书籍,内容很空洞,但长期居于排行榜前列。日本人关注中国,同时似乎很多人对于美国作者将中国、韩国与日本进行比较很感兴趣。
查看其他热门书籍发现,受日本人欢迎的描写外国的书籍具有一个特征。即虽然描写的是外国的情况,但实际上却是在描写日本人。其中之一就是如今仍很畅销的名为《5点回家的德国人 5点开始工作的日本人》的书籍,书名很有趣。这是在德国生活的日本记者写的书,书中介绍了德国人的工作方式,同时向日本人提出了日本人的工作方式怎么样这个问题,令人很感兴趣。
这本书写道,德国1年的平均工作时间为1371小时,另一方面,日本达到1719小时。日本的工作时间长于德国,但德国的工作生产效率却比日本高出40%以上。此外,德国通过法律禁止了超过每天10小时的工作,而且星期日和节假日也禁止工作。餐饮店等基本上都是星期日休息。但是,与日本人不同,实际工资正在提高,经济也持续增长。
但是,这本书并没有写“德国是好国家,日本不是好国家”。而是将德国的例子作为参考,同时提出了问题,例如日本人的工作方式是否令人满意?为何日本人的工作方式迟迟没有改变?
![]() |
在日本,由于大型广告代理商“电通”的女员工发生过劳死的事件,调整工作时间的企业正在增加。日本政府也在推进“工作方式改革”,社会正在迈向不再长时间工作的方向。同时,有些大企业开始鼓励每周星期三在下午5点准时全员下班,日本政府也呼吁推进“超值星期五(Premium Friday)”等计划,鼓励每周星期五早点结束工作,但现实却是,并未感觉日本人的工作时间缩短。
在数天前,采访外务省的朋友,朋友的部门是下午7点或8点左右下班,但如果是最繁忙的部门,每周在单位住宿1天或2天属于司空见惯,在发生外交问题之际以及国会期间,有些同事频繁在单位住宿,睡眠时间只有3、4个小时。此外,在大学医院工作的熟人也同样长时间工作。很多人对现状发出哀叹,但迟迟无法改变工作方式。正因为如此,对于德国等外国的情况产生了兴趣,不知不觉与自己进行比较,并且想阅读相关书籍。
想了解从外国角度来看的日本的形象,或许是因为日本是岛国、自我意识突出、而且日本人对自己缺乏自信。
但是,不仅是有关德国的书籍,日本人还爱阅读将外国和日本加以比较的书籍,这毫无疑问。在上述亚马逊的排行榜上,甚至设置了“日本与日本人评论”这一分类。日本人或许是通过观察其他国家的状况,才能第一次客观看待自己的形象。
![]() |
中岛 惠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 《爆买之后他们将瞄准哪里?》,《中国精英向往日本》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