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看小米负责人拒收日语系学生风波

2017/09/28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柯隆:日本媒体转引自中国社交媒体的报道称小米招人时,其负责人,一个叫秦涛的人对来报名应募的日语系学生说:“日语系学生可以走了”云云,表示拒收日语系学生。不知此秦涛何许人也,也不感兴趣,让我吃惊的是此人居然在事发后不久就在社交媒体上公开道歉。

 

北京街头

  

       要知道让中国人为其言行道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他居然道歉了。

 

      虽然每年有600多万中国人来日本旅游,其中很多是回头客,我有理由相信日本给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否则,他们不会回头;但中国国内还是有很多人对日本没有太好的印象。这种趋势完全不奇怪,也不至于大惊小怪。

 

 

 柯隆 的其他文章

                    

   中国为什么叫停比特币交易

 

 安倍要解散国会,祸福难测

          

 科学和技术、创新和创业

  

   朝鲜核试、中国受压

            

 在华投资外国企业老板之烦恼

            

 从九寨沟地震看地震局的工作 

             

    智商和情商

 

 我们留给后人怎样的遗产

 

 日本政坛大地震

 

 历史人物的英雄与坏蛋

             

 中国出路,从资源经济向技术经济转型

     

 中国人,你最在乎什么?

           

   更多》》》专栏:老柯要说话

 

      有一次在一个英国人家吃饭,他们听说我下一站要去法国,他们毫不顾及地说:“我们不喜欢法国佬”。我问为什么?他们说“因为法国人吃马肉”。

 

     我当然知道英国人是多么爱惜马,但我绝对不相信英国人仅仅因为法国人吃马肉,所以他们就讨厌法国人。日本人也吃马肉,而中国人何止是吃马肉,可以说什么都吃。大饥荒以及文革期间,有些地方连人也吃。但英国人不会说不喜欢中国人和日本人。

 

      所以说英国人讨厌法国人和讨厌法国人吃马肉,二者没有直接联系。历史上,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国民感情上的确是剪不断,理还乱。

 

    中国人的民族情绪应该说由来已久,不说过去几十年的爱国教育效果如何,上下几千年文明史给每一个中国人留下的遗产足以让子孙后代享受下去。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文艺作品,比如相声讽刺自己人的很少,讽刺外国人不计其数。我不知道说相声的在讽刺韩国人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来听相声的可能有韩国人。

 

    中国的文化氛围是,你要讽刺自己人就是卖国,你讽刺外国人就是爱国。应该说这种民族心理是非常狭隘的,比起因为法国人吃马肉而厌恶法国佬的英国人,我们的民族心理好不到哪儿去。今天的中国,或许说今天的世界需要的是宽容。

  

     小米的负责人出于何种心态要日语系学生离开,我不知道。也许小米压根儿没有要来日本发展业务,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位姓秦的负责人完全可以心平气和地对日语系学生说:我们今年不招说日语的。那就不会引起风波。如果学日语本身就是错,那大学压根儿就不应该开日语系。显然不是那么回事。

  


 

     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古国,每一个中国人站出来时都应该无愧于文明古国这一称号。如果文明古国只是成了一个装饰,那今天的中国人就对不起自己的祖先。

 

     当我们跟一个教养很好的人打交道,我们从其身上吸取的是正能量。我们不要听他或她给我们说任何大道理,其一举手一投足都会成为我们的典范。一个家教很好的人一定会被教育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拘小节的人不会给别人好印象。

 

北京街头

 

      很多年前回南京,被弄去参加一个跟中日交流有关的大会。我坐在底下,主席台上都是有头有脸的,不经意抬头,正对着我的省委书记张着嘴,用牙签在剔牙。这虽说是一件小事,但足以让别人瞧不起你。但周围没有人敢站起来提醒这位命官不雅举动。

 

    所以,我一直认为做人吗,少说大道理,从小事做起,这样做人最接地气。

 

    我不认为小米风波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相反,看到这位负责人主动道歉,我似乎看到了某种希望。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柯 隆

 柯 隆 简历 

  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出生于中国南京。86年毕业于南京金陵科学技术学院日本专业,88年旅日后进入爱知大学法经学部学习,92年毕业后进入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深造,94年硕士课程(经济学)毕业。98年10月,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5年6月,同总研经济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员。06年起担任主席研究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