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大选
2015/11/17
![]() |
柯隆 |
我没有去过缅甸,对缅甸没有深入了解,但我知道缅甸的经济发展远不比中国,缅甸人的受教育水平也落后于中国。长期以来,缅甸是军政权,昂山本人一直被软禁在家。这样一个民族,这样一个国家如何能大踏步地迈向民主?我百思不得其解。有政治学者跟我说,中国国情复杂,人民素质低,不可能实现民主宪政。一开始我不相信这种说法,时间长了不知不觉我也接受了这种说法。不过我还是有一个疑问:都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怎么谈到民主宪政就突然那么坦率地承认了人民素质低了呢?
我不愿意妄自菲薄,我至少相信我们中国人的素质不应该低于缅甸。缅甸人民能够实现的事情我们中国人没有理由未迈步就先退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的事再难办总应该有一个开头。
历史上每一次战争都是以维护和平为目的,每一场人祸都是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宗旨。北大张维迎教授在其演讲中明确表示:我们中国的每一场人祸都起因于大多数人无知和少数人无耻。这话听起来很刺耳,但细想一下的确有道理。要改变大部分人的无知就要做大量启蒙工作。日本之所以在明治维新时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跟其有效的启蒙运动有关。
我不知道怎样教诲那少数的无耻者,无知者可以通过教育提高其知识水平。无耻者就很难办了。我接触一些官场上的人,他们有一种特异功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种人不仅仅局限于政府官员,学者中也不乏其人。我甚至在日本观察到一种旅居日本的中国人,他们总是可以很好地迎合日本的右翼媒体和右翼势力发表自己的“反华见解”,我不愿意给这种人扣任何帽子,所以不愿意把他们定义为汉奸卖国贼。我看不起的是其品格和人格。
对某一件特定的事物,每个人持不同见解毫不奇怪。但如果一个人总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情况就严重了。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做人要有尊严。
有学者说过去的30多年,中国人真正感受到一种宽松的社会氛围和充满希望的是80年代前半期,那时候的教科书里常用一个词“百废待兴”。那时候的领导人似乎比较有自信,不太害怕社会不稳定。我不知道为什么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在人们对社会的认同感没有大幅度倒退的情况下,怎么越来越没有自信,反而担心社会的不稳定?我不知道缅甸军政府是如何下决心推动民主宪政的,我愿意相信他们认识到无法通过军管实现社会稳定、加强社会向心力。无论如何如果此次缅甸军政府能够接受大选结果,那于缅甸人民都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柯 隆 简历
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出生于中国南京。86年毕业于南京金陵科学技术学院日本专业,88年旅日后进入爱知大学法经学部学习,92年毕业后进入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深造,94年硕士课程(经济学)毕业。98年10月、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5年6月、同总研经济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员。06年起担任主席研究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