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
2014/06/04
![]() |
肖敏捷 |
|
相比之下,东京既无纽约的实力优势,也无香港独揽倚靠大陆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要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只能依靠自身实力,吸引海外资金投资日本。但是上世纪80年代底大泡沫崩溃之后,树倒猴狲散,外资纷纷撤离东京。泡沫崩溃对日本最大的打击是让投资家对未来失去信心,完全失去欲望。股票或房地产稍微涨一点,泡沫来临等警钟立刻长鸣,谁都不愿意承担风险。没有风险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回报。欲望一词似乎有点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国际金融中心如果失去了欲望也就失去了开拓精神。
《华尔街之狼》用十分夸张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什么叫欲望,笔者在香港工作6年也亲身领教到了港岛族对股市和房地产的执著,你在东京难以相信地产商推出一个新楼盘竟然可以成为经济类报纸的头条新闻。再看看东京,大家似乎非常忌讳谈赚钱,很多日本人对中国的理财商品泛滥成灾感到吃惊,但是笔者的台湾朋友对即使利息降到零大多数日本人还是把钱放在银行感到不可思议。这也难怪所向披靡的欧美金融大鳄在东京无所作为,因为各种以防范金融危机重来的规章制度严重限制了金融创新和竞争。
参与该课题研究的有关人士表示2020年东京奥运会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最后一次机会。但是请记住所谓中心不是能够用政策打造出来了,也不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下一个店,只要能够让欲望无止境的投资家有机会持续获利资金自然会聚集东京的。看看美国和香港股市,3、5年一个泡沫,崩溃大跌之后下一个新泡沫一定超过上一个。笔者1988年初来东京时,日经平均指数大概在22000点左右,“安倍经济学”虽然掀起日本股热,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到这个水平。跌倒了还能爬起来也应该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之一。笔者不敢断言不可能,但是东京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看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与作者所属公司SMBC日兴证券无关)
专栏:肖敏捷论中日
肖敏捷 简历
出生于中国西安。自武汉大学毕业后,作为日本文部省(当时)公费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福岛大学和筑波大学的研究生院。1994年起在日本的证券行业从事经济分析和资产管理之后,目前SMBC日兴证券经济分析师。作为频繁来往于中日之间,不断推出准确经济报告的经济分析师而为人所知。
在《日经Veritas》排行榜(2010年)经济分析师部门中居第5位。著作有《中国人经济分析师看中国经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