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Made in Japan”指条路
2014/04/30
![]() |
肖敏捷 |
3年多过去了,核电站重新运作仍然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安倍政权虽然公开抨击小泉前总理废除核电的“反动言论”,但他也迟迟下不了决心迈出一步。于是随着日本国内的景气恢复,尤其是建筑行业欣欣向荣,对电力的需求只增不减,液化气等燃料的进口当然也高居不下。只要核电问题得不到最终解决,这种局面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换句话说,除非出口大有作为,贸易收支的逆差问题应该还会持续下去的。
2012年底安倍首相上任之后,日本银行的黑田行长采取的超常规金融缓和政策导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贬值大约3成,使日本股市出现了40多年来罕见的火爆行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日元贬值会刺激日本的出口,这也是安倍政权所期盼的。事与愿违,尽管欧美等日本的主要出口市场景气不错,但日元贬值并没有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自从去年10月份开始贸易逆差每个月都超过1兆日元,让很多预测出口强力反弹的经济分析师大跌眼镜。
|
企业为什么要将生产基地迁移到海外?根据内阁府的问卷调查大多数企业回答是现地化有利于开拓现地市场,当然成本低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虽然包括中国等新兴国家的人工费大幅上涨,但与日本国内相比仍然相差甚远。另外,日本的法人所得税率高踞不下、电费上涨等也逼着企业远走高飞。
安倍政权通过日元贬值不光是为了刺激出口,让日本制造业重返日本国内也是其目的之一。从内阁府的调查来看目前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大。因为由于国内债台高筑,日本财务省对降低企业所得税十分消极。看来,通过日元贬值来重振制造业的Made in Japan道路十分艰难。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日元贬值振兴了日本的旅游业,来日本的海外观光游客终于突破1千万的大关。而观光客带动了酒店、餐饮等日本的相关服务业,这些服务业是地地道道的Made in Japan,当然有不少来自亚洲的学弟妹们从中做贡献。
遗憾的是,在日本的经常收支统计中,服务收支所占比例过小,难以抵消贸易逆差。但从中是否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不要制造业一条路走到黑,要想重振Made in Japan,服务业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与作者所属公司SMBC日兴证券无关)
专栏:肖敏捷论中日
肖敏捷 简历
出生于中国西安。自武汉大学毕业后,作为日本文部省(当时)公费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福岛大学和筑波大学的研究生院。1994年起在日本的证券行业从事经济分析和资产管理之后,目前SMBC日兴证券经济分析师。作为频繁来往于中日之间,不断推出准确经济报告的经济分析师而为人所知。
在《日经Veritas》排行榜(2010年)经济分析师部门中居第5位。著作有《中国人经济分析师看中国经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