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的轻资产运营模式迎来转折点
2022/07/21
松尾洋平:由于新冠疫情导致供应链不畅,日本企业的“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副作用凸显出来。汽车行业等的生产跟不上疫情后需求复苏的步伐。目前,增加零部件和原材料库存的动向正在扩大。再加上中国防疫封控等新的不确定因素,日本企业正在被迫调整经营的平衡点。
“从事汽车销售30多年,这样的经历还是第一次”,丰田Mobility东京公司的三轮智弘部长每天都为交货期推迟而烦恼。以颇受欢迎的休旅车为例,汽油车的交货期为年内到明年初,而混动车型则需要等到明年2~4月前后。
![]() |
丰田的工厂 |
供应制约导致日本的很多行业发生动摇。三菱电机7月8日推出了新款电饭煲,比最初预定的上市时间晚了1个半月。该公司认为,“上海市内供应商的零部件供应不畅,无法生产足够量的产品”。此外,自4月中旬以来,受中国合作方停产的影响,松下设在静冈县的工厂停产了部分洗衣机。
日本制造业跟不上疫情后的复苏步伐。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到2022年4月,全球工矿业生产指数上升3.7%。日本仅上升1.2%,不到全球的一半。5月日本则环比下滑7.2%,是2020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此前一直压缩库存的运营模式有可能起到负面作用。日本法人企业统计显示,从根据库存来衡量效率性“存货周转期”来看,在疫情前的2019年度,汽车行业为0.57个月。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1.39个月)相比,可以看出汽车行业的效率较高。疫情后汽车行业面临库存不足,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生产活动缩减了24%。
信息通信机械与电子零部件存货周转期较短,为1.28个月,该领域的生产也缩减了1%,家电等电气机械缩减了4%。
![]() |
生产用机械的存货周转期为1.93个月,拥有大量库存,生产增加17%。锅炉及电梯等通用机械的周转期为1.74个月,增产幅度为9%,增长率较大。日本内阁府分析称,“零部件和产品等的库存水平较高,从结果来看,得以应对暂时性的零部件交货期延迟问题”。
企业正在加紧确保零部件和原材料。与疫情全面扩大前的2020年1~3月相比,受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2022年1~3月整个制造业的原材料和仓储库存增加了31%。特别是汽车、信息通信机械与电子零部件,2021年春季以后的动向十分明显。
![]() |
丰田3月底的库存资产约为3.8万亿日元,1年内增加了约1万亿日元(32%)。集团企业携手合作,增加了半导体库存。
熟悉供应链战略的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的鹈岛崇指出,“重要的是如何确保冗余性”。冗余性是IT术语,表示在重复或剩余方面具有多大的安全性,比如将数据存储在多个介质上等。除了确保多家供应企业之外,“还可以选择委托其他企业或者行业互助等”。
这样做也存在课题。在零部件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形势下,按金额计算,库存会膨胀。可能会因为确保库存的成本增加而导致利润被挤压。如果因需求迅速下滑或畅销商品发生变化而造成库存过多,废弃或降价销售就会导致业绩恶化。
截至6月,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公布的通过运输成本来衡量供应链混乱程度的指数处于历史性高位。乌克兰危机导致世界经济的分裂加剧,供应制约也不再是一时性问题。如果不重新寻找效率化和抗风险能力的平衡点,企业将很难实现持续性增长。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松尾洋平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