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加剧供给担忧

2022/04/19


  浜美佐:全球性的资源民族主义浪潮导致矿产资源供应担忧加剧。煤炭和镍的一大产地印度尼西亚强化了出口限制措施。生产铜和锂的南美各国纷纷增税和推进国有化。因进攻乌克兰受到制裁,俄罗斯产资源遭到排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其他资源国再关闭门户,可能会导致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4月14日,作为发电用煤炭(普通煤)国际指标的欧洲洲际期货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期货价格为每吨309美元左右,比2021年底上涨82%。3月上旬曾一度超过400美元,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在全球煤炭贸易量中占到2成的俄罗斯产煤炭被世界各国敬而远之,澳大利亚煤炭等的替代需求扩大。另外,可与澳大利亚比肩的产煤国印尼限制出口,这也是煤价高涨的原因之一。

  

   

  为了稳定国内煤炭供应,印尼的佐科政府1月做出了禁止煤炭出口的决定。虽然在国内外的批评下解除了禁令,但后来又开始讨论扩大“国内优先义务”,要求煤炭企业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向印尼国内供应一定数量的煤炭。即使国际价格高,印尼也不增加出口量,因此“很难期待印尼煤炭替代俄罗斯煤炭”(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GMEC)的国吉信行)。

       

  印尼的镍产量占全球3成左右,被认为是替代俄罗斯产镍的候选供应国。但印尼从2020年开始禁止出口未加工的镍矿石,出口条件是在印尼国内建设加工厂等,提高附加值后才能出口。对镍生产商来说,出口镍的投资负担加重,海外企业也很难随意涉足这一领域。

    

  为了摘取资源价格上涨的果实,其他国家也纷纷加强国家管理。铜的主产地南美智利从2021年开始讨论对矿山企业大幅增税。在智利,很多矿山企业属于外资。如果外资企业的成本负担增加,将影响矿山开发。20222月,智利议会的环境委员会采纳了把本国天然资源国有化的新宪法草案。

    

       

  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奥夫拉多尔也表明了在开发本国的锂矿时,加强排除外国企业的姿态。以国家垄断锂资源为目的的宪法修正案也将于近期在墨西哥议会上投票。即使墨西哥有丰富的锂储量,恐怕也会因技术不足等而无法推进开发。

    

  在蒙古,围绕世界最大级别铜矿山的开发,大型资源企业力拓集团(Rio Tinto)与蒙古政府长期对立。20221月,双方终于达成一致,通过免除蒙古政府的24亿美元债务等,朝着对资源国蒙古有利的方向调整了合作条件。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惠誉解决方案(Fitch Solutions)提出,资源国加强国家管理等“资源民族主义激化”是2022年矿业的主要课题之一,并指出这种倾向正在全球蔓延。

    

  资源民族主义在1970年代石油危机中出现,在新兴市场国家需求迅速扩大的2000年代初仍在加剧。现在可以说处于第3波,共同点是所有资源价格都暴涨。日本金属经济研究所的理事长川口幸男指出“(这次)最大的区别是脱碳起到推动作用”。

    

印尼北雅加达的港口(REUTERS)

     

  随着脱碳化,能源不断转变,纯电动汽车(EV)等不可或缺的镍、铜、锂等金属需求越来越大。投资正在加速从煤炭等未来不产生价值的“搁浅资产”退出,煤炭供应容易减少。结果,所有资源都是需求超过供应,资源国的要求也容易行得通。

     

  资源国的囤积居奇不仅使得当前的资源供求紧张、价格暴涨,由于担心政治风险高而导致开发投资停滞,还有可能影响将来的供应。随着俄罗斯军事进攻乌克兰,全球分裂急剧,资源国的囤积居奇将使得资源紧张长期化,有可能成为推高通货膨胀压力的风险。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浜美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