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轮替与日韩关系的“好”和“差”

2022/03/11


  峯岸博:在时隔5年由保守势力夺回政权的韩国总统大选中,“日本”并没有成为争论焦点。原因是什么呢?日本的存在感下降的结构性问题自不必说,更大的原因在于,尹锡悦、李在明等主要候选人出人意料地一致认为,金大中总统(任期为1998年~2003年)时期的日韩关系最为理想。

  

   

  尹锡悦说:“《金大中-小渊(惠三)宣言》中融入了将韩日关系引向发展性方向的绝大部分原则”。

   

  李在明说:“《金大中-小渊宣言》中提示了韩日关系的未来”。

    

  1998年10月8日签署的《日韩共同宣言》的副标题是《面向21世纪建立新日韩伙伴关系》。这一宣言作为宣告日韩和解和新时代开启的划时代文件流传下来。日本首次把对韩国的历史反省和道歉正式写入文件,韩国高度评价了二战后日本在民主主义与和平方面的努力。

   

  金大中在逆境下作出的政治决策蕴含着真正价值

   

  金大中是韩国民主化运动的先锋,曾在军事政权下被判死刑,受到严厉镇压。在支持他的革新派中,有很多人憎恶日本和美国。在其担任总统时,签署了《日韩共同宣言》,并决定解禁日本大众文化,当时韩国国内也出现了谴责的声音。尽管如此,金大中从自身体验和半岛国家地缘政治学得出的“韩国的国运受外交左右”的信念从未动摇过。

  

1998年的《日韩共同宣言》在韩国国内遭到反对。时任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右)和韩国总统金大中握手(东京)

   

  在逆境中也不动摇的明确信念和政治决策,体现了金大中外交的真正价值。

   

  1965年金大中对日韩邦交正常化作出的应对也是如此。在政敌朴正熙总统的主导下,韩国国内掀起了激烈反对邦交正常化的游行浪潮,认为签署的是“对日屈辱协定”。在这种情况下,金大中仍在在野党内部解释了邦交正常化的必要性。

    

  金大中在党内被贴上了“同伙(被执政党收买的在野党政治家)”的标签。他在自传中回忆道:“在我的政治生涯中,那是一段非常艰难的岁月”。即便如此他仍然认为,“韩国被朝鲜、中国、苏联包围,不能把日本也当作潜在的敌国”、“最重要的是,从安保和经济方面来考虑,应该把日本当作友邦”。这是优先考虑国家利益的决策。

    


    

  这可能是至今仍然适用的安保思想。韩国对日本大众文化开放的政策后来促进了“韩流”、“日流”等文化交流,盛开出美丽的花朵。金大中作为任期内没有对国内敌对势力进行政治报复的韩国总统而闻名。

     

  “卢武铉-李明博”路线导致日韩关系恶化

    

  遗憾的是,这样的“金大中型”路线并没有被后来的韩国总统继承。

   

  卢武铉接手革新政府上台后,刚开始两国关系还很顺利。他对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宣称,“任期内不会争论历史问题”。但后来他在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和岛根县竹岛(韩国名:独岛)的主权问题上与日本方面发生激烈争吵,称“可能会打一场外交战”,态度明显变化。

  

2011年9月,时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右)和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参加会谈(纽约,KYODO)

   

  之后,李明博率领的保守政府时隔10年夺回政权,提出了与日美加强安全保障和经济合作的方针。他重蹈了“卢武铉型”路线的覆辙。在李明博任期的最后阶段,日本围绕慰安妇问题的应对招致韩国民众不满,他的支持率跌至20%多。接着李明博又使出了亲自登上竹岛的“禁招”,还要求日本天皇向独立运动家道歉。日韩关系由此走上了下坡路。

    

  经历短暂春天的“朴槿惠型”和低空飞行的“文在寅型”

   

  曾苦于被韩国国内视作“亲日派”的朴槿惠也持续对日本采取强硬姿态,她上台以后花了近3年时间才实现与日本时任首相安倍晋三的第一次单独会谈。朴槿惠与日本政府达成《慰安妇协议》,日韩关系终于走出了长长的隧道。然而不久遭到原慰安妇支援团体等反对,称协议“抛弃受害者”,日韩关系急转直下。

   

与韩国总统朴槿惠㊨握手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5年11月2日,首尔青瓦台)

    

  日韩关系在卢武铉、李明博当政时期由“好”转“差”,在朴槿惠当政时期由“差”转“好”。虽然循着反转的轨迹,但日韩关系一直被韩国政局所影响。

     

  现在文在寅政府的对日关系几乎一路“差”到底。日本政府高官表示,最大的原因是文在寅政府提出的“受害者中心主义”。“把政府间谈判的‘否决权’给了原告。只要原告说‘不’,外交就进行不下去”。

        

  探查韩国真正的民意

        

  在2016年要求弹劾时任总统朴槿惠的“烛光集会”以后,韩国舆论中带有正义感的“民心”高于一切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导致政界的极端民粹主义。一位保守阵营的人士表示,这次总统选举中对日政策几乎未成为话题也是因为“候选人之间普遍认为虽然不能不管日韩关系、但不想火中取栗”。

     

  韩国国民的真正心声是什么?2021年9月公布的言论NPO等的日韩共同舆论调查显示,在韩国认为日韩关系“重要”的人达到近8成。最近以年轻人为中心,韩国人对中国的感情迅速恶化,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回答“日美韩应该强化军事和安全保障合作”。

     


           

  即使是这么多韩国国民的心声,也容易被“反日”市民团体的大音量呼声所淹没。虽然韩国在贸易和韩流等领域把视野放大到全世界,但在近5年的革新政权下,韩国在政治和安全保障领域明显变得保守。

    

  金大中再次受关注

     

  韩国1月上映了讲述金大中选举的电影《King Maker》,金大中再次受到关注。日韩邦交正常化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两国所处的环境已与当时大不相同。但面对朝鲜、中国和前苏联的威胁与日本联手的金大中的安保和经济认识现在仍不褪色。日韩的政治领袖应该学习。

  

尹锡悦(2月,首尔)

    

  金大中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所谓领袖就是要提前走半步。如果国民没跟上,不松手退回半步去说服他们,然后再继续向前走半步。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韩国当选总统尹锡悦在小时候,跟随在日本一桥大学学习过的学者父亲见过日本的样子,现在对日本仍有好感。希望他在对日政策上,能超越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做出强有力的政治决断。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峯岸博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