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导体设备投资额看到的
2021/04/08
山田周平:美国英特尔已决定在亚利桑那州建设最尖端的半导体工厂。在世界半导体供应链中,中国大陆的影响力加强。英特尔新建尖端工厂似乎是为了避免受到中国大陆的影响。这也有可能成为与包括韩国和台湾在内的亚洲企业争夺主导权的转折点。日本或许也需要重新思考半导体振兴策略。
“至少需要维持5年每年支出300亿美元”,美国调查公司IC Insights在3月中旬发布的报告中,分析了美国、中国大陆、欧盟的半导体产业振兴策略。
![]() |
报告估算了中美欧为培育在生产技术和产能方面抗衡三星和台积电的半导体厂商,最低需要的支出。实际上,半导体产业由于工厂建设费增加,除了三星和台积电外,其他企业均在投资竞争中略微掉队。
IC Insights的统计显示,从世界半导体厂商的设备投资额来看,2010年以后三星持续排在首位。此前一直领先的英特尔现在勉强与台积电争夺第2名。2021年,预计三星和台积电的设备投资占到行业整体的43%。
![]() |
也就是说在世界半导体产业,过去20年里三星和台积电的垄断逐步加强。近期的车载半导体不足或许就是其弊端之一。针对英特尔3月23日敲定的大型投资,据称中美摩擦是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为了追赶三星和台积电。
另一方面,IC Insights提出的“5年1500亿美元”投资的难度很大。例如,中国大陆在2014年之后政企合作加强半导体产业,但2017~2020年大陆半导体企业的设备投资合计为447亿美元,仅为同期三星的约一半。
IC Insights的报告针对中国大陆表示,“即使资金不成问题,受中美摩擦影响,也买不到关键制造设备”,预测将陷入苦战。针对欧洲,报告指出欧洲并未显示出参与半导体主导权竞争的意向。
![]() |
三星电子将在首尔近郊的平泽工厂代工最尖端半导体 |
IC Insights或许认为日本并非半导体行业的主要竞争者,并未在报告中提及日本。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了“将吸引海外企业建厂生产尖端产品”的方针,但台积电决定在茨城县筑波市开设的封装技术研究基地的投资规模明显很小。
在地缘政治风险提高的背景下,海外大型半导体企业特意在日本建设大型工厂缺乏现实意义。日本或许应把人才和投资集中于仍有竞争力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材料领域,采取锁定优势领域的半导体振兴策略。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亚洲科技总编 山田周平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