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点燃什叶派的怒火

2020/01/07


   “这是为了阻止战争”,下令击杀伊朗革命卫队司令官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这样表示。但现实或许不会如此发展。这是因为特朗普唐突的判断点燃了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怒火,有可能加剧中东的分裂。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被杀的卡西姆·苏莱曼尼的灵柩抵达的伊朗西南部城市阿瓦士 (Ahvāz)时到处都是表示哀悼的人。这种情景令人想起约40年前的伊斯兰革命时。

   

为悼念被美军杀死的伊朗卡西姆·苏莱曼尼,大量民众汇聚(1月5日,伊朗南部阿瓦士,AP)

   

  在巴格达和伊拉克中部的卡尔巴拉、伊朗中部的贡姆等地,捶打着自己的胸部和头部、表示悲痛的人也排成排。这些城市具有共同点,都是祭祀什叶派领袖及其亲属的宗教设施所在的圣地。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誓言对卡西姆·苏莱曼尼被杀展开报复。但是,自1月3日被杀到1月6日,没有展开大规模行动。这是因为目前处于悼念卡西姆·苏莱曼尼之死的服丧期间,但在什叶派里,这个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追悼卡西姆·苏莱曼尼的人们(4日,伊拉克中部卡尔巴拉,Reuters)

   

  这是因为服丧的沉默将加强愤怒的能量。在伊斯兰革命上一年的1978年,以发生在阿瓦士近郊城镇的火烧电影院事件为契机,反对获得美国支持的君主政体的游行在服丧期间的40天里扩大,最后波及伊朗全境。

    

  面对属于伊斯兰世界多数派的逊尼派,作为少数派的什叶派无法忘记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侯赛因及其一家在卡尔巴拉遭到杀害的故事。在伊朗最大的宗教城市贡姆,挂着表示侯赛因之血的鲜红的复仇旗帜。

    


       

  从巴格达,到卡尔巴拉、阿瓦士,再到贡姆。苏莱曼尼的死亡因什叶派的“圣地之路”成为导火线,将加剧反美情绪。伊朗政府希望将苏莱曼尼之死最大限度用于加强国内控制。

    

  以革命精神为后盾的强硬路线抬头,将阻碍伊朗政府利用这个局面争取有利条件等的外交选择。虽然没有宣布退出核协议,但宣布了无限制推进铀浓缩的方针,2015年与美欧等签署的核协议已经名存实亡。

         

  伊朗将采取哪些报复形式?

        

  什叶派的愤怒不仅限于伊朗国内。2003年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导致伊拉克人的国民国家意识四分五裂。即使战争已过去18年,仍无法产生团结感。伊拉克人转向通过阿拉伯人、库尓德人、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等民族与教派来寻求自身认同感的状态仍在持续。

   

针对杀死伊朗卡西姆·苏莱曼尼发表讲话的美国总统特朗普(3日,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Reuters)

   

  负责伊朗间谍活动的组织的司令官(苏莱曼尼)被美国在伊拉克杀害,这一事态具有象征性,将进一步刺激伊拉克的亲伊朗派的反美情绪。来自伊朗的人员和武器通过什叶派的圣地之路流入、持续混乱的伊拉克的分裂有可能进一步加深。

      

  此外,还需要警惕地中海。黎巴嫩南部被什叶派民兵组织“真主党”实际控制,与以色列形成对峙。

   

  苏莱曼尼此前领导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精锐部队“圣城旅”。“圣城”指的是圣地耶路撒冷。如果要继承其遗志,那么占领东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就是重要攻击目标。

    

  据称真主党还在叙利亚发展。在控制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哈马斯”和在也门内战中与沙特阿拉伯军队等战斗的什叶派武装组织胡塞武装的背后,也有伊朗革命卫队的身影若隐若现。

    

  苏莱曼尼服丧期间积累的愤怒将在哪里喷出火焰?偶发性军事冲突的危险存在于中东的各个地方。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松尾博文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