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源代码让制造业由独创走向共创
2018/03/13
奥平和行:源代码相当于软件的设计图,如果对外公开,那么谁都可以进行改良和自由使用。回顾开放源代码的历史,可以说10年前的2008年从两种意义来看都是关键年份。
2008年进入谷歌,目前在智能手机基本操作系统“安卓”部门负责产品管理的副总裁萨米尔·萨玛特(Sameer Samat)回忆道,“虽然当时知道智能手机将变得重要,但谁也不确信一定能成功”。
![]() |
谷歌总公司 |
在萨玛特入职谷歌不久后,首款使用安卓开源操作系统的手机上市。10年后的今天,已经有1300家企业推出了2.4万款搭载安卓系统的产品,月度用户人数超过20亿。与此同时,全球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签约用户数增至10倍。
2008年2月,软件开发者能够公开和共享代码的平台“GitHub”的运营公司诞生。GitHub在10年时间里成长为超过2700万开发者使用的平台,成为开源软件普及的基础。
2018年1月上旬,在美国的国际电子消费展(CES)上,百度首席运营官(COO)陆奇自信满满地表示,简单而言,百度实质上就是中国的谷歌。
百度的核心业务是网上搜索,陆奇的话确实是“正中要害”。但将百度比作谷歌的理由不仅只有这一点。
陆奇曾任职于微软等美国IT企业,目前正致力于推进人工智能(AI)的开发。在被定位为重点的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将采用与安卓一样的手法,让众多软件开发人员与合作企业参与其中。
百度2017年在自动驾驶领域启动了“阿波罗计划(Apollo)”,项目负责人出身于谷歌的安卓部门,该项目的代码将在GitHub上公开。包括美国福特汽车和德国零部件巨头博世在内,合作企业达到90家,中国企业2018年内将利用该技术量产巴士。
![]() |
百度和北汽展出的自动驾驶试验车(2017年7月5日,北京) |
开放源代码适合品质和安全性能十分重要的汽车吗?虽然也存在怀疑声,不过熟悉IT和汽车行业的名古屋大学客座副教授野边继男表示,“在支撑自动驾驶的机械学习方面,数据越多性能越高。开放源代码以提高开发速度的手法十分有效”。
不仅是IT设备,汽车等众多产品和服务对软件的依赖也不断加深,开放源代码将变得不可避免。问题是应当如何应对这一技术?
首先,重要的是应确立以开放源代码为前提的业务战略。在智能手机业务上一败涂地的加拿大黑莓公司如今正致力于开发自动驾驶汽车使用的软件。黑莓在智能手机业务上采用自主开发、生产和销售模式,而在自动驾驶领域则与百度等众多企业合作。
与其他企业使用同一技术基础时如何凸显差异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安卓系统的出现导致通信设备业务的竞争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索尼社长平井一夫回顾称“在操作系统以外形成差异化是这10年的紧迫课题”。今后,众多企业将面临同样的课题。
此外,盈利方式也很重要。谷歌免费提供安卓系统,与此同时将智能手机培育成取代个人电脑的用于发布广告的媒介。可以说,备受关注的中美网约车服务企业也是利用安卓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实现盈利的成功事例。
10年前,在日本的移动电话行业,松下、NEC和富士通等企业大展雄风。如今却被其他企业夺走风头,相关软件和服务方面也是海外企业攻势突出。开放的技术基础如果能够吸引全球的开发者和合作企业加入将会迅速成长,应对不力的企业则被无情淘汰。这是从过去10年吸取的教训。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评论委员 奥平和行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