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华态度突然转向有背后危机

2017/05/23


      秋田浩之:没想到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看到突然转向对华友好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姿态,让人不由自主地这么想。

 

      特朗普1月份就任总统之前一直围绕贸易和外交问题对中国的应对进行批评,而最近受到关注的则是极力称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发言和推特。

 

      “我们性格非常合得来。互相有好感。我非常喜欢他。他的妻子也很优秀。”

 

      “他非常聪明。也可以说是适应性强。”

 

      特朗普4月12日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这样夸赞习近平。

 

      出自特朗普的这些话未必全是外交辞令。因为他在与外国政要之间没有对外公开的对话中也称赞了习近平。

 

 

 

      特朗普的对华态度发生大转变是在习近平4月6~7日访美后。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的庄园招待了习近平,两人总共进行了长达7个小时的会谈。

 

      两人究竟达成了什么“密约”呢?据中美关系人士透露,二人主要交流了以下问题。

 

      习近平是带着削减对美贸易顺差的行动计划前往佛罗里达的。在此之前的3月下旬,中国实际上已经就包含扩大美国产品进口等计划在内的紧急措施悄悄试探了美国的意向,而美方要求“拿出更彻底的解决方案”。因此,中国准备了包括结构改革在内的全面对策,打算作为访美的礼物。

 

      不过中国没有完全猜对方向。因为当时特朗普关心的重点“90%以上”都集中在朝鲜问题上。

 

      会谈首日。特朗普对叙利亚实施了军事打击,显示出了到万不得已的时刻不排除对朝鲜行使武力的姿态。被认为相当激烈地向习近平施加了压力。

 

      “(会谈)还没有取得成果。一点也没有”,当天晚上,特朗普面对媒体的摄像机这样直言。

 

      随后,会谈迎来了第二天。习近平作为中国首脑极为罕见地决定“孤注一掷”。他让随行离席,以私下会谈为中心交流了朝鲜问题。据称,习近平主要说明了两点。

 

      第一,解读中朝的历史,向特朗普介绍朝鲜是如何巧妙地利用大国之间的对立求生存的。

 

      在美苏冷战时期的1950年,朝鲜料到会得到中苏的支援,进攻了韩国。进入1960年代后,中苏对立加深,朝鲜同时向双方靠拢,想让两国争相为其提供援助。

 

      习近平被认为就这些事例表示,如果中美发生矛盾的话正中朝鲜下怀,呼吁两国大胆合作。

 

      当然,光凭这些还无法说服特朗普。于是第二步,习近平强调中国也绝不认同朝鲜拥有核武器。为了阻止朝鲜实施第六次核实验,承诺会加强对朝施压。可能还提到了具体的制裁措施。

 

      特朗普开始反复称赞习近平就是在这之后。公开赞扬习近平也是为了迫使其按照承诺加强对朝施压。

 

      不过,经过佛罗里达的会谈后,二人想通过“交易”建立密切的关系也是事实。笔者认为具体达成了以下“交易”。

 


 

      在朝鲜问题上,中国讨论实施包括暂停供应石油在内的制裁措施。条件是,美国要为担心朝鲜垮台的中国着想,除施压外还要向朝鲜发出愿意开展对话的信号。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5月3日表示,美国并无意进攻朝鲜或颠覆朝鲜的政权。这或许可以认为是上述交易的一个佐证。

 

      在朝鲜对策上,中美之间最好的方式是加深合作。不过,特朗普的态度转变也令人感到不安。因为,为了获得中国的协助,特朗普表现出了愿意不惜任何代价在其他问题上与中国做交易的姿态。

 

      “中国在朝鲜问题上与我们合作时,我为什么要把中国称为汇率操纵国”,特朗普在4月16日的推特上这样写道,并搁置了选举期间主张的把中国指定为汇率操纵国的公开承诺。

 

      在台湾问题上也一样。“现在不想做让习近平陷入困难的事”,特朗普4月27日对路透社这样表示,显示出了在中国为朝鲜问题努力期间,不会与台湾的总统蔡英文举行第二次电话会谈的意向。

 

      虽然这可能是特朗普风格的谈判技巧,不过这些政策在两个方面存在巨大的风险。

 

      短期来看,中国可能会认为,只要在对朝政策上合作,在其他未决事项方面美国政府就会向自己让步。

 

      尤其令人担心的是南海问题。甚至可以听到有中国外交相关人士表示“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已经不会再发表言论”。实际上还有报道称,美国国防部三次驳回了美军想到中国人工岛附近航行的作战计划。

 

      中期来看,交易外交早晚会出现“收支”失衡,可能会陷入僵局。

 

      中国最后并不会像美国期待的那样把朝鲜逼入绝境,而这会让特朗普的不满爆发。届时南海将发生新的危机。随着2018年秋季的中期选举的时间越来越近,特朗普在贸易问题上也很难会对中国“心慈手软”……

 

      只要稍加思考就会发现,中美之间未来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糟糕局面。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评论员 秋田浩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