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对立阻挡不了亚洲企业合作的理由

2017/05/12


  村山宏:对东亚的“爱国者”来说,估计没有比正在越南中北部的河静省建设的钢铁厂更让人费解的事情了。中国大陆、越南、日本、台湾、韩国,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在政治上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但又全部参与了这一项目。在越南的反华暴乱中,位于河静省的这座工厂也曾出现过遇难者,但建设工作并没有停止。亚洲存在一个情况,那就是即使政治上的对立被带到经济中,但过一段时间后,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也会缓解政治上的对立。

 

  3年前的反华暴乱就如同没发生过一样,来到河静省,发现正在建设中的设有高炉的钢铁厂前面,一排排餐饮店招牌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中国简体字。2014年5月,围绕南海的石油资源问题,中越关系陷入恶化,越南爆发了抗议中国的游行。参与游行的暴徒袭击了有中国人的设施。当时,只要有汉字的招牌就遭到袭击,有中国人工作的河静省的部分设施也惨遭破坏。记得有报道称,暴乱造成了数人死亡。

 

越南河静省正在推进建设的钢铁厂前的餐饮店招牌(自上至下分别是越南文、中文和韩文,2017年3月)

 

  河静省在建的这座钢铁厂在投入运转后将成为越南第一座大型高炉。该钢铁厂的运营主体是台湾大型化学企业台湾塑胶工业(台塑集团)。而台塑集团将工厂的建设作业委托给了中国大陆的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发生暴乱时,建设现场有大量中国人在工作。3年后的今天,当时被报道回国的中国人又回到了建设现场。在工厂旁边的四川菜馆,中国人与越南人正友好地一起吃火锅。

 

  “以前这附近有大约1万名中国人,现在估计只剩2千人左右了”,来自中国四川的店老板这样告诉我。与越南同事一起吃饭的中国工程师则说“工厂里还能看到韩国人和日本人”。事实上,向该建设项目出资的除了台塑集团和中国钢铁这样的台湾企业外,还有日本JFE钢铁。另外,部分工厂设备的构建由韩国大型钢铁企业浦项制铁集团和三星物产承包,所以也有韩国人在此。

 

  河静省的钢铁厂除了反华暴乱外,由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人员受伤事故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开炉时间被推迟。不过,工程建设本身似乎正稳步推进。值得关注的是,聚集在河静省的这些企业所属的国家和地区都相互存在矛盾。中越的对立就不用说了,日韩也因历史问题交恶,而中韩围绕部署终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萨德)的问题产生对立。中国大陆与台湾则在“一个中国”原则上出现碰撞。

 

  亚洲在发生政治对立的同时,经济领域的竞争意识也会逐渐提高,经济民族主义情绪也将随之高涨。但另一方面,不仅是钢铁,在家电和汽车等众多产业方面,即使关系不好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也联手展开合作。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矛盾的经济关系呢?答案是,亚洲的经济水平参差不齐,既有高收入国家的日本、准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韩国及台湾、也有中等收入国家的中国大陆,还有低收入国家的东南亚各国。

 

  从钢铁产业来看,在技术熟练程度和先进程度方面,高收入国家的日本企业走在前列,其次是准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韩国及台湾企业。中等收入国家中国大陆的企业正在奋起直追,而开发刚刚起步的越南还停留在连高炉都无法令人满意的水平。但在生产成本方面顺序则完全相反。低收入国家的越南企业最占优势,其次是中国大陆的企业,再之后是韩国和台湾的企业,日本的企业则排在最后。

 

      此报道日语版:http://www.nikkei.com/article/DGXMZO15946680R00C17A5000000/?df=2

      

      此报道英文版:http://asia.nikkei.com/Features/Business-Insight/Frenemies-make-Vietnam-steel-megaproject-tick

 


  要在东亚追求最佳生产方式的话,生产技术高的企业与成本竞争力高的企业的组合会是最佳选择。在越南河静省的高炉建设项目中,台塑集团将钢铁厂的建设工作委托给了中国大陆企业,因为这样做成本要比委托给台湾和韩国企业低。当然委托越南企业建设的话成本会更低,不过越南企业并没有中国企业那样的技术。另一方面,台塑集团又将要求技术高的设备方面的构建委托给了韩国企业。

 

由台塑集团主导推进建设的钢铁厂(2017年3月,越南河静省)

 

  工厂实际启动生产后,可以利用人工费便宜的越南劳动力,还可以期待日本JFE的技术支援。亚洲也因此诞生了一种体系,即根据经济水平在生产设备、半成品和组装等领域拥有不同优势的企业和地区开展合作,高效率生产高品质电子产品和汽车。这也可以称之为“亚洲团队”。收入差距被视为经济一体化的弊病,但正因为存在差距,企业才能开展合作,通过工序间的分工实现“整合”。

 

  要想通过亚洲团队追求经济利益,各国和地区都不能无条件地把政治对立扩大到经济领域。因为如果切断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关系,反而会对本国不利。越南2016年的钢铁进口量同比增长18%,达到1840万吨。如果钢铁进口持续增加,可能会陷入贸易逆差。国内的高炉钢铁厂是减少钢铁进口不可或缺的设施。因此,越南即便存在反华情绪,也还是召回了中国施工人员。

 

  当然,亚洲的经济差距不会永远固定在现在这个水平上。后起国家和地区及企业正在努力缩小差距,而领先者也会失去技术优势,相反追赶者随着发展失去成本优势的情况也会发生。在出现差距缩小或排名逆转的产业,较之于互补关系,竞争关系会进一步加强,政治对立容易被带入经济领域中。中国与韩国的政治对立引发经济对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韩国企业的零售业务在中国各地遭到抵制,现代汽车的销量也出现减少。因为在零售和汽车领域,中韩之间的差距缩小,竞争关系比互补关系变得越来越激烈。相反,在韩国比中国领先的电子零部件领域则继续保持着互补关系。因此并没有听说此次事件对韩国三星电子的中国半导体工厂(陕西省)和LG显示的面板合资工厂(广东省)构成影响。因为中国企业无法自主生产的重要电子零部件的供货一旦停止,中国自身就会遭受打击。

 

  东亚企业超越国家和地区范畴进行合作,其技术和成本方面的互补关系抑制了政治对立和民族主义的爆发,避免了冲突。反过来说,要是各国和地区之间的互补关系减弱,大家一味追求表面利益的话,政治和经济上的对立都将陷入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朝鲜与中国的资源贸易以外,与其他亚洲各国和地区的互补关系比较薄弱,其对外强硬姿态或许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村山宏 

 

      此报道日语版:http://www.nikkei.com/article/DGXMZO15946680R00C17A5000000/?df=2  

   

      此报道英文版:http://asia.nikkei.com/Features/Business-Insight/Frenemies-make-Vietnam-steel-megaproject-tick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