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1)是破坏者还是救世主?

2016/09/18


  “简直就是黑手党”,东盟(ASEAN)的外交官对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这样抱怨。9月8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东亚峰会,6月底出任菲律宾总统的杜特尔特(71岁)首次登上外交舞台,在中日美印等国领导人云集的国际会议上,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杜特尔特身穿作为菲律宾正装、名为“描龙大家乐(Barong Tagalog)”的白衬衫。在会议期间,像往常一样将衬衫打开至第2个纽扣,卷起袖子,朝着眼前的美国总统奥巴马(55岁)滔滔不绝地说:“在美国统治时代,我们的祖先很多人被杀害。这叫什么人权!”

 
 
      联合国和美国批评菲律宾的警察杀害毒品嫌犯是超法规的杀人。这惹怒了杜特尔特,抛开菲律宾外交部准备好声明批评美国。而声明中写着重视“有关南海的裁决”。

 2天前由于爆粗口,首次首脑会谈被奥巴马取消。之后杜特尔特表示“感到后悔”,显示出谦恭文雅的姿态。但这只有特别短的时间,杜特尔特在7日的晚宴之后恢复了双手插进口袋里走路的以往姿态。

 如何面对在南海展开海洋战略的中国,是菲律宾外交的最主要课题。希望与日美保持步调一致以牵制中国的菲律宾外交部负责人感到吃惊,发言人查尔斯·何塞(Charles Jose)表示“无话可说”,取消了之后的记者会。

 杜特尔特在会议上特意拿出了约100年前曾为宗主国的美国士兵涉嫌参与的杀害居民的照片,展示给其他首脑。杜特尔特这么做有自己的打算,12日表示常驻菲律宾南部、据称负责打击伊斯兰极端组织的美军特种部队“必须撤走”,再次发出刺激美国的言论。

  另一方面,杜特尔特向前阿基诺政权冷淡对待的中国显示出相互妥协的姿态。杜特尔特的动向有可能对有关南海的实力均衡产生影响,令日美等相关国家感到困惑。

  杜特尔特参加总统选举当初曾是“黑马”。杜特尔特担任南部棉兰老岛的达沃市长20多年,通过以“自卫队”取缔犯罪者等手段改善治安的政绩在互联网上逐渐扩散。阻止毒品污染这一严厉姿态也成为话题。最后成功击败被视为很有潜力的参议院女议员等对手,赢得了令国际社会感觉惊讶的胜利。

  “罗马教皇不要再来了”,在2015年教皇访问菲律宾时,杜特尔特提出了引发交通拥堵的问题。杜特尔特甚至敢于批评占国民8成以上的基督教徒尊敬的教皇,这种毫无畏惧的豪迈措辞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渴望变革的菲律宾选民。

  但杜特尔特并非一味的铁腕作风。在选举战中,曾随着会场中播放的音乐跳舞。夹杂着年轻人的语言,充满淘气感的演说令听众倾倒。支持率之所以达到9成,与令国际社会皱眉的发言相比,更是来自这种平易近人。


  但是,对于极端发言和忽视人权的行动,来自海外的压力很强。

  急先锋是澳大利亚。今年4月,杜特尔特调侃澳大利亚女性的发言在视频网站上扩散,整个澳大利亚都感到愤怒。针对在达沃市遭强暴并被杀害的那位女性,杜特尔特声称“非常漂亮。作为市长的我应该是第一个”。

  澳大利亚驻菲律宾大使阿曼达·戈雷表示,“强奸和杀人不是嘲笑的对象”。美国大使菲利普•戈德堡也表示赞同,但杜特尔特回应称,“把美澳大使的嘴给封上”。

  枪支迷、讨厌大众媒体、白天睡觉深夜工作……,除了爱爆粗口,评价杜特尔特还不可缺少这些语言。杜特尔特发挥这种强烈的个性,在东亚峰会上实现了富有冲击性的外交首秀。杜特尔特将是给东盟重新带来活力的救世主?还是破坏者?周边国家仍一头雾水。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