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中日关系
2015/05/06
中国游客日本购物狂潮的背后
据中国媒体推算,今年利用2月春节长假赴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达到45万人,消费金额达约60亿元。一位来自北京的32岁男性访日游客说:“今年夏天还想去北海道”。中国民营航空企业吉祥航空的王均金董事长也认为访日游客今后将继续增长,显示出有意扩充日本航线。
![]() |
在东京秋叶原购买家电产品的中国游客 |
不过,即使是这种在中国看来是“经热”的交流,日本方面的渠道却尚未得到彻底疏通。2014年日本对华投资比上一年减少了近40%,截至2014年的日本访华游客也连续4年出现减少。中日间的贸易总额增长乏力,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统计,2014年中日贸易额甚至低于岛屿争端发生之前的2011年的水平。
开展房地产投资业务的中国企业复星集团通过旗下的企业于去年收购了2栋位于东京的写字楼。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海尔和通信设备厂商华为技术则准备在京都和横滨扩充研发中心。不过,这些来自中国的大型投资项目仅限于日本的大城市。
“日本人的对华感情并未出现改善,对‘中国资金’的警惕感依然根深蒂固”,最近以在上海设有网点的日本地方银行和自治体办事处为对象实施调查的日本驹泽大学教授长山宗广如此表示。作为吸引中国企业之际的担忧和课题,回答“担心技术外流到中国”的受访对象占32%,回答“治安和地区形象的恶化”的占25%。
![]() |
中日关系的“新常态”风险
在中国,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于8月份发表的战后70周年谈话的关注度很高。3月15日,李克强总理表示“(日本)领导人应担负起前人罪行带来的历史责任”。
“新常态”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增速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如果民众的不满出现膨胀,日本很可能成为发泄的对象。收购日本成衣运营商RENOWN的中国纤维企业山东如意科技集团的董事长邸亚夫充满期待地表示,日本企业的投资和信用管理手法先进,合作开拓全球市场的话,将产生无限可能性。
日本综合研究所在2012年中日岛屿争端出现之后实施的一项推算显示,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被拉低了0.4%。按金额计算约为2万亿日元。而从目前的状况看,增加的中国访日游客存在再度骤减的风险,而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实力与2012年相比已出现增强,而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存度也在加深。因此,日本有必要在看清这一现实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对华观。
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菅原透、中村裕、阿部哲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