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澳潜艇合作或改变亚洲军事版图
2014/11/25
![]() |
澳大利亚一直表示关心的日本自卫队的“苍龙”级潜艇 |
澳大利亚共有6艘被称为柯林斯级的普通潜艇,“因款式老旧,行动范围有限”(日澳相关人士)。因此澳大利亚将在2015年以后开始陆续换新,并将数量翻一番。
潜艇成为首脑会谈议题
对此,日本和澳大利亚在12日的首脑会谈上就合作开发包括潜艇在内的防卫装备品达成了一致。在柴油潜艇方面,日本的技术水平为全球最高。尤为擅长的是作为潜艇核心部位的静音螺旋桨和发动机。
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表示,“潜艇合作的门槛较高,战斗机和舰船根本无从比较”。这是因为很难被敌人发现的潜艇掌握着军事平衡,属于“最高机密中的机密”。
比如,日美间虽然也会共享潜艇收集的部分信息,但各自潜艇的位置和实力不会全盘透露。一名日本自卫队的队员说:“不会向家人和朋友透露出航的潜艇究竟去了哪里”。
能够共享潜艇的技术真的可以说是相互十分信赖,等于签署了“同盟契约”。
强有力推动日美澳三国采取如此行动的是,积极加强潜艇力量的中国。据美国国防部分析显示,中国军队的潜艇数量达到56艘,为日本自卫队的3倍以上。其中5艘为核动力潜艇。
中国潜艇在印度洋现身
“中国已将续航距离提高到如此程度了?”2013年12月,中国核潜艇第一次在印度洋亮相,让各国的海军高官深感震惊。今年9月,普通动力潜艇也进入了印度洋。
这对于日美澳来说属于重大事件。这是因为不仅是东海和南海,在作为重要航线的印度洋,也潜伏着中国潜艇,未来必须根据这个前提来制定作战计划。
“如果那里可能有一艘对手的潜艇,在航母和舰船通过那个海域时,就不得不部署更多潜艇和反潜巡逻机执行护卫任务”,一名日美有关人士如此表示。
此外,有分析认为中国军队年内将部署可携带射程7500公里以上的弹道导弹的潜艇。
这样一来,中国将首次拥有从海上对美国本土实施核攻击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核保护伞”有可能失去作用,进而对日澳的安保造成影响。
美军将以“潜艇对潜艇”的战略加以对抗,为此2月决定将洛杉矶级核潜艇新增部署到关岛。以关岛作为母港的该级核潜艇将达到4艘。
但是,在国防预算被削减的背景下,美国海军的增强存在极限。与此同时,日本潜艇频繁前往印度洋,帮忙美军执行监视活动也非常困难。
在此背景下,日美两国寄予期待的是澳大利亚。如果澳大利亚提高潜艇能力,就可以请其加强对相邻的南海和印度洋的警戒。
日本前防卫相森本敏说:“日美澳将来将通过潜艇技术合作,在部署方面也展开合作。澳大利亚负责印度洋和南海,日本主要负责东海,再加上美国领导3国合作,就能够有效应对中国潜艇的活动。”
当然,目前日美澳的合作商讨并未达到这种程度。但是,将来有可能发展到部署合作,其走向将对亚洲军事版图具有巨大影响。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秋田浩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