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防“大路货陷阱”
2014/11/04
![]() |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9月生产者价格指数较上一年同月下降1.8%。而CPI也仅上升1.6%,创出4年零8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商品化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生产者价格指数自2012年3月转为负增长以来,连续31个月出现负增长。虽然盛来运予以否认,但至少企业间交易的通货紧缩色彩正日趋浓厚。
那么是哪些产品正在降价呢?9月的生产者价格指数按品类来看,盐较上年同月下降28.75%,线材下降12.49%,普通大型钢材下降11.9%,而无烟煤下降11.38%。均为品质差异很小,只能依靠价格展开竞争的大路货的“商品化产品”。
拥有巨大市场的中国同时也存在大量供给者。同时再加上轻视知识产权的文化、以及因货币宽松而容易筹措设备投资资金,结果导致了供应过剩。而问题是供应过剩不仅存在于传统的重工业,而且还波及到中国力争培育的高科技产业。
锤子手机大降价
作为新兴智能手机企业,锤子科技10月27日宣布,自30日起将5月上市的智能手机“Smartisan T1”的售价由3000元下调至1980元。
![]() |
陷入苦战的锤子手机 |
在中国家电连锁店的智能手机卖场,小米科技和锤子科技所代表的新兴品牌比比皆是。这些手机均采用了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OS)。一名家电连锁店的营业负责人说:“里边基本上都完全相同”。这导致了激烈的价格竞争,在低价机型中,低于1000元的智能手机不在少数。
已经降价的SmartisanT1起用苹果前工业设计总监罗伯特·布伦纳(Robert Brunner)担任首席设计师。但系统是“安卓”。消费者不会仅因看好设计就接受高价格。
中国向全球供应船舶、钢铁和平板玻璃等低价商品,已经成为日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同时在中国国内也导致了通货紧缩压力。中国在10月23日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表示加强依法治国。为了中国经济避免陷入“大路货陷阱”,必须努力构建公正的规则,转向以技术创新决胜负的经济模式。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上海支局 土居伦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