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是否还有未来?
2014/08/13
![]() |
在日本“妖怪手表”的关联产品出现热销 |
“中国苹果”反而开辟了新商业模式
2007年,苹果凭借iPhone开辟了智能手机市场。近年来,智能手机引领了信息领域的需求,同时也迎来了需要进行结构变革的时期。调查公司Canalys于8月4日发布的统计显示,4~6月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北京小米科技的销量份额占到了14%,位居首位。超过了连续两年以上占据首位的韩国三星。在全球市场小米的份额也达到5%,进入了前5强企业之列。
小米的智能手机使用的部件造价不低,属于高性能产品,但却通过自身的物流网进行网络销售实现了低价格化。应用及网络服务是小米的主要收益源。小米通过微博或聊天软件等与顾客保持联系,将搜集到的意见和建议用于产品开发。我曾探访了主要负责网页开发和客户服务等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工作的小米科技的北京公司。可以发现,这里的办公室整体以白色为基调,装修上充满了时尚感。公司的几间会议室都标有世界知名的艺术家的名字,其中的一间挂着的牌子上用汉字写着“村上隆”。
从小米多彩而简洁的产品设计、及首席执行官(CEO)雷军的言行举止而言,小米可以称的上是“中国的苹果”。当我将这一说法告诉负责接待我们的该公司的女员工时,她回答道,“这个公司一半是苹果,一半是亚马逊。或许还混合着一点儿谷歌吧”。小米手机使用的是在谷歌基本操作系统安卓的基础上自主开发的操作系统。由于频繁提供系统更新,因此受到了很多用户的追捧。小米因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受到瞩目,并已经开始正式进入海外市场。
![]() |
小米科技北京公司的办公室(北京) |
iWatch对苹果而言
正如凭借智能手机打车软件得到快速发展的美国创业企业Uber Technologies 所揭示的,信息市场的尖端领域的竞争的焦点在不断的向“非智能手机本身、而是以智能手机为平台提供怎样的价值”转移。Uber的企业价值约1.8万亿日元。远超美国微软并购诺基亚终端业务支付的7000亿日元和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3000亿日元。
对苹果而言,iWatch是摆脱智能手机单纯的价格竞争,将公司引入包括品牌在内的综合实力较量的契机。iWatch可以发挥可穿戴终端的特性,凭借健康、医疗等服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而且与其配合使用的iPhone的销量也会因此上升,可为苹果打造一个“智能手机+可穿戴终端”的商业基础。据美国媒体报道,比现售产品屏幕更大的最新iPhone将于9月9日发布。
如果苹果推出iWatch,这将成为2011年8月蒂姆·库克接替史蒂夫·乔布斯担任苹果CEO以来,该公司首次加入新类别商品的竞争。业界有意见认为苹果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创新性。库克能否以iWatch为武器打消人们对苹果未来的担忧呢?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村山惠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