鲛岛敬治先生之谜
2016/02/19
![]() |
鲛岛敬治 |
鲛岛先生1932年出生在大连,在当地长大,15岁回到日本。大学毕业后成为日经记者。1964年9月成为二战后首批日本常驻记者来到中国。当时日本有9家媒体共9名记者踏上北京的土地,向全世界介绍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红卫兵的身影到处都是。鲛岛先生等日本记者们率先向世界报道了文革,斗争的矛头也随之指向了日本记者,并一个个被驱逐出境。到1968年,只剩下鲛岛先生工作的日经以及朝日、NHK、共同社4家媒体。
这年的6月7日,鲛岛先生突然以间谍嫌疑被逮捕。当时正值文革高潮,许多领导人和知名文化人士都被打倒和下放。鲛岛先生也成为其中之一。当时日本和中国还没有建交,营救鲛岛先生极其困难。1969年12月鲛岛先生终于被释放,经深圳前往香港。鲛岛先生回国后对于被捕一事只字不提。
文革结束一年之后的1977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将鲛岛先生请到北京,就此前的逮捕进行了正式道歉。时隔9年,鲛岛先生终于洗刷污名,恢复了名誉。即便如此,鲛岛先生就逮捕事件的内幕依然保持沉默。与鲛岛先生相识的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岸阳子曾就此事向笔者解释说:“只要提起逮捕事件,就会被右翼势力用于反华宣传。鲛岛先生担心这一点,所以什么也不说”。
笔者进入日经工作后,有时也会有机会跟鲛岛先生交谈上几句。鲛岛先生担任总编辑局局长的要职,而笔者只是一个刚刚入职的校对记者,对于鲛岛先生更多的是敬畏,并没有敞开心胸交流。实际上当时笔者内心对鲛岛先生有些冷淡,觉得“这个人只会说冠冕堂皇的话太虚伪,丧失了一名记者应有的立场。记者的工作是真实地记录事实,鲛岛先生却只字不提自己在中国被捕一事。不仅如此,他还像政治家一样为中日友好事业尽全力奔走。他利用被捕一事让中日两边的政治人物都觉得亏欠他,在日经社内他也得以出人头地。这种人不配做新闻工作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笔者作为一名驻香港记者写了许多与中国相关的报道,内容大都是严厉批评中国现状。因为笔者认为如果不批评,中国社会就无法进步。而鲛岛先生则总是偏向中国。香港回归中国之前,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想要推动香港的民主化,对此鲛岛先生批评了英方的做法,认为“彭定康做得太过分了”。笔者则赞同英国的做法,认为不管怎样,实现民主化是好事情。
与鲛岛先生的期待相反,能力不足的笔者没有当上驻中国记者,仍然继续批评中国。即便如此,笔者还是会收到鲛岛先生的电话、明信片、书信以及他的个人著作。他本人主办的有关中国方面的学术研讨会也邀请笔者去旁听。随着年龄增长,笔者内心发生了变化。年轻时曾与鲛岛先生有距离感的我,不知不觉中对他萌生出了尊敬之情。因为连笔者这样一个严厉批评中国的毛头小伙子,他也能自然地接受。笔者意识到“即使是不同的意见也应给予尊重,这才是新闻工作者真正应有的态度”。
1997年1月,驻香港的笔者有机会同鲛岛先生一起用餐。大家一边嚼着香港名吃炸皮皮虾,一边听他回忆过去的事情。1945年日本战败后鲛岛先生留在了大连。当时留在大连的许多日本人都生活窘迫。那时,有一位中国少年总是给鲛岛先生家送蔬菜。“那个少年后来到底怎么样了,他和国民党关系很近,也不知结局如何”。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鲛岛先生是在中国长大的。他多愁善感的青春期是在和许多中国人的交往中度过的。与各种各样中国人的交流塑造了他的性格。比起详尽描述被捕经历,深挖文革阴暗成为英雄,对他来说还有一种更加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创造一个中日两国民众能够正常交往的环境。善意解读的话,就是宁可舍弃记者的任务也要努力实现梦想。
有句话说出来恐怕很容易遭到误解,日本人和中国人交往最深的时候也许正是在战争期间。在中日交战期间,包括军人在内的日本人最多时约有300万人居住在中国大陆。由于日本军队惨无人道的杀戮行为,无数中国人惨死在日军刀下。但另一方面,许多普通日本人来到中国,跟普通中国人交往。这些日本人常常与中国邻居们一起吃饭、一起玩耍。少年时代的鲛岛先生就是这么一个人。
中国人和日本人亲身交往的故事数不胜数。通过相互交往,中国人明白了并非所有日本人都是坏人。战败后日本人生活窘迫,却有许多中国人伸手相助。甚至还有一些中国人领养了日本孩子,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将他们抚养成人。这些日本人没有受到中国人的报复,大部分人都顺利回国。战争期间虽然是两国的不幸时代,但中国人把日本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日本人也同样这样看待中国人。
遗憾的是,生活在当今和平年代的两国人们,相互交往的亲身经历越来越少。现在居住在中国的日本人最多不过20万左右。而来日本的中国人也大都是游客,不可能有什么深入的交往。随着媒体越来越发达,人们源源不断地接收到各种信息。媒体用自己的观念把中国人和日本人塑造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一个活在现实中的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但媒体制造出来的人要么极端地坏,要么极端地好。对于这种极端人类的恨与爱是毫无意义的。
在此我想恳请中日两国年轻人,你们叫喊反日、反华没关系,但先亲身交往之后再开始憎恨对方也不晚。
鲛岛先生于2004年12月去世。晚年他提笔撰写回忆录,采访了在中国被关押时的相关人员,却因病最终未能刊出。鲛岛事件就此成了永远的谜。
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亚洲总局编辑委员 村山宏,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