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寿司警察”和“饺子警察”

2015/11/16


         村山宏 为日经中文网撰稿:日本料理正逐渐风靡全球。据日本农林水产省调查,截至2015年7月底,海外的日料餐厅总数约达8万8703家,与2013年1月相比增至约1.6倍。为此,日本农产品和水产品的出口量也急速增长。中国媒体也对日本料理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关注,有的报道称:“日本政府和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动日本料理(和食)及料理文化(和食文化)走向世界”。如果只读这篇报道,就会有一种“日本料理之所以能走向世界是依靠日本政府所实施政策”的印象。笔者认为,这种强调政府作用的报道会令读者产生误解。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中国和日本国力何时出现逆转

  日本为何不服中国?

   我是“卖国贼”

   日本人就是中国人?

   日经收购FT阴谋论真是够了

   媒体是中日关系恶化的元凶?

   安倍很坏,但日本人不坏?

   不排队的国家没有资格谈爱国

   日本与中国空军的那段蓝天情

   从饺子起源于韩国说起

   房子、国家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

   中国为啥这么贵

   爱国青年们,知道高杉晋作吗?

   中国人和美国人为什么被讨厌

   为MAO酱流泪的中国人

   “小日本主义”值得中国参考

   中国菜并非世界第一!


  
  》》》更多

        如果问中国人是否喜欢日本料理,多半的回答会是“有益健康,但不怎么好吃”。仅从中国互联网的评论和民意调查的结果来看,日本料理在中国似乎并不怎么受欢迎。不过,要是漫步在上海和香港这两个大都市,就会发现日本料理店随处可见。中国“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上海的日本料理店到11月中旬共有3057家。而在香港,人均消费超过1000港币的高级日本料理店在口味上展开竞争,吸引了许多有钱人前来品尝。自2007年起,香港超越美国,已成为日本农产品和水产品的最大进口地。

        中国人嘴上说“日本料理不好吃”,但在全球各地日本料理吃得最多的似乎是中国人。日本农林水产省调查显示,2013年至2015年,美国的日本料理店从1万4859家增至2万2452家,中国的日本料理店则从1万583家增至2万3130家,超过了美国。在迅速增长的日本料理店当中,外国人经营的日料店占了大多数,厨师也不是日本人。据称在美国,日本人经营的日料店还不到10%。日本料理的最大特点是生吃鱼肉和牛肉。这种不用火烹制的日本料理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因为制作料理时如果不高度重视卫生,就会导致食物中毒。清除寄生虫时必须十分仔细。日本厨师们都会十分注意卫生管理,但外国厨师们似乎并不像日本人那么小心谨慎。

       现实生活中一定有很多中国人吃过怪怪的日本料理而闹肚子。美国纽约市今年8月制定了一个新条例,禁止餐厅调理生鱼,规定必须要先将鱼冷冻以防寄生虫。2006年,日本政府也曾试图阻止不正宗日本料理店的横行。日本农林水产省曾一度讨论引入日本料理店认证制度。其内容是对世界各地的日本料理店进行调查,对正宗的日本料理店,日本农林水产省将给予认定。换句话说,没有得到日本政府认证的日本料理店就是冒牌店。

         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这一构想招来了美国媒体的强烈炮轰。美国媒体抨击日本政府试图向海外派遣“寿司警察”,取缔不被日本政府承认的日料店。声称“料理的口味因地而异,味道也会根据当地人的喜好发生变化。美国的日本料理当然要适应美国人的口味,日本政府没有必要强迫世界各国推广纯正的日本料理”。美国的强烈反对让日本农林水产省退缩了,“寿司警察”的构想也从此销声匿迹。

        记得当时,笔者对这个构想是反对的,但反对的理由和美国媒体有所不同。我的疑问很简单:日本政府有什么必要做这种事情?谁来调查世界各地的日本料理,判断其正宗与否?该不会是世界各国的日本大使馆吧?亦或是与农林水产省有关联的利益团体? 调查费谁出?用纳税人的税金?还是用调查日本料理的名义设立所谓的“法人”“协会”,聘请农林水产省的退休干部?即使是委托给外部的调查机构进行调查也是要花钱的。

         我认为政府根本就没有必要对餐厅的好坏进行评价。欧洲有一个由专门调查员暗访来严格评级的“米其林”旅游指南,美国有一个由客人投票来评级的“Zagat Survey”网络服务。互联网的普及令一般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对餐厅进行投票,很多人也是参照这些投票信息选择餐厅。现今谁还需要政府机关为日本料理店评级?


        说到底,日本料理风靡全球真的是日本政府的功劳吗?25年前我采访过一名在上海经营日本料理店的日本厨师,他的艰辛故事至今我都难以忘记。那时的上海,正宗日料餐厅屈指可数。就是想要提供日本料理,也找不到生吃的鱼肉。这位日本厨师为了寻找新鲜活鱼,走遍了中国各地。在交通和物流不发达的时代,运送新鲜活鱼极其困难。我还记得当时他欣喜地告诉我“终于在福建找到了可以做寿司的白身鱼”。应该说是这些无名的日本厨师把日本料理推广到了全世界,而非日本政府推行政策的结果。

        我觉得,中国媒体在报刊和电视节目当中报道日本经济、文化和社会时,有些过分强调日本政府的作用。日本政府为强化某产业做了很多努力;为增加诺贝尔奖获得者花了很多钱;为提高国足水平也做了很多努力等等……诸如此类。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或许有过这种观点。那时不仅在汽车、家电等工业领域,在零售业、文化、教育、科学等领域,日本政府也都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指导。90年代以后的日本,尽管速度缓慢,但要求弱化政府力量、彻底推行市场经济的声音越来越强大,经济活动当中,民间的相当大的部分成了日本经济的主体。

        当今,日本的每个产业都与日本政府的关联薄弱。日本经济和文化的兴衰已不是由政府决定,而是由民间企业和民间人士决定。政府只是一个从侧面支援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辅助力量而已。也许正因为这样,力量衰弱的日本政府总是找各种理由,规划需要花钱的“事业”。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政府就拿不到预算,权力也无法维持。我认为媒体没有必要维护政府的这种企图。

        我对中国媒体有一个期望,那就是报道日本,请多报道民间人士而不是政府。报道日本料理店受欢迎的程度,请去采访日本厨师或是餐厅老板,他们会告诉你日本料理风靡世界的真正理由。报道日本文化产业的繁荣兴盛,请介绍那些漫画家和动画制片人的工作,而不是日本政府的“酷日本推进构想”。不仅是日本,在任何一个国家外国人采访他国政府官员都是件不容易的事,但采访民间人士却轻松很多,总会有人乐意接受采访。我希望中国媒体能少报道日本政府多描绘日本民间力量如何改变日本社会的景象。这也是中国未来的景象。

        我有时甚至不怀好意地猜测,中国媒体强调日本政府的作用是不是在为中国的政府官员制造借口? 日本政府这么做了,中国政府也应该这么做……为此应该成立新机关,增加政府预算,等等。各位中国朋友,如果有一天中国政府要派遣“饺子警察”调查世界各地的中餐馆,认定哪家口味正宗,你会赞成吗?嗯……要是自己当调查员,公费世界旅游品尝美食,会举双手赞成……。

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亚洲总局编辑委员 村山宏,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