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拓新领域研究的存在感增强

2023/08/02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研究所的数据,全世界关注度高的科学研究领域数量过去约20年增加了5成,超过了900个领域。中国等地的研究人员从事开辟新领域的探索型研究,开创关注领域。而日本固守现有的研究领域,缺乏新开拓的姿态。

 

      日本文科省的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汇总了2年一度的调查“科学版图(2020年版)”。在临床医学及物理学等22个主要领域,调查了被其他论文引用次数排在前1%的重要论文的引用关系,分析了关注领域。

 

  

      研究的关注领域数量为919个。全球科学研究越来越活跃,比2002年的598个增加了约5成。

 

      近年,尤其与人工智能(AI)相关的关注领域不断增加。因为AI在医学等现有领域推进应用。还出现了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领域。

 

      在919个关注领域中,引用次数排在前1%的重要论文来自中国的领域有605个(66%)。日本在2008年调查时占41%,达到顶峰,此次降至31%。英国和德国占5成左右。

 

 

      中国不到美国的约80%,但增长显著。尤其在研究微细物质的纳米科学及AI领域等拥有很强的影响力。日本文科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的科学技术预测与政策基础调查研究中心负责人伊神正贯指出:“中国的研究基础雄厚且研究活跃,甚至可以在本国开创一个研究领域”。

 

      将研究领域分成4种进行分析也可以看出:中国正在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将研究领域大体分为以下4种:大规模、传统主题的“大陆型”;小规模、变化激烈、开拓新领域的“小岛型”;中间的“半岛型”和“岛型”,中国的“小岛型”研究领域占比由2004年调查时的27%扩大到了32%。而“大陆型”研究领域由33%降到了23%。

 


   

      中国原来一直重视应用研究,但从2015年左右开始提出了充实年轻研究人员基础研究的方针。今后也会提出提高投资比例的目标。不仅是既有的研究领域,还致力于基础性研究。

 

 

      英国及德国的“大陆型”研究领域占比也降低,但日本的“大陆型”研究领域增加,“小岛型”研究领域减少。发光二极管(LED)及基本粒子“中微子”等“大陆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很难挑战科学最前沿。

 

      日本的研究人数和从事研究的时间趋于减少,这反映出为了获得有竞争力的资金,致力于容易出结果的主题的实情。要想改善这一点,包括改善年轻人待遇在内,需要建立研究人员可以在未开拓领域不怕失败进行挑战的环境。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松添亮甫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