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天保卫战”正在收复失地
2017/11/23
在中国,对于长期化的大气污染问题,政府和民间正在采取各种各样的应对举措。在社会上,出现了向小学捐赠空气净化器的募捐活动。而在行政层面,除了让企业停产外,还采取了清扫路面抑制尘土等举措。在问题无法立刻得到解决走向长期化的背景下,如何减轻大气污染的影响成为中国面临的课题。
![]() |
雾霾中的故宫博物院(10月20日,北京, 小高显摄) |
“给孩子们的教室送去清新的空气”。10月下旬,在上海市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募捐活动。发起人是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是由金融和物流等服务业相关企业组成的非营利团体。此次募捐活动的目标是募集慈善资金购买500台空气净化器,赠送给市内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
该联合会认为,孩子们在教室呆的时间很长,由于人群密集等原因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此外还希望通过募捐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应对大气污染的必要性。据悉,仅在活动当天的开幕式上就筹集到了约66万元。
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以大城市为中心从1990年代开始日趋严重。患上肺癌和支气管炎的人不断增多,如何守护自己、家人和孩子的健康成为民众十分关心的事。对企业来说这种需求成为商机。
![]() |
6月,第三届 “ECOTECH CHINA上海国际空气新风展”在上海举办。2017年的展会规模为过去最大的一次,共有467家企业参展,3天时间内吸引了近3万观众。在展会上,与植物一体化的“智能植物空气净化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4月,经营盆栽和苗木等观赏植物的浙江森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空气净化器新品牌“森境”,最大特点是可以在空气净化器侧面种植观叶植物。据悉可以在享受家庭园艺乐趣的同时,利用植物的力量使空气24小时保持清新。并可使用手机APP进行操作或确认设置场所的空气清洁度。网上售价为1.4万元左右。
针对空气污染,中国本来就有很多类似于“在房间里放一些青苔类植物比较好”、“吃梨和木耳有清肺效果”的说法。借助植物的力量这种创意似乎也没那么新颖。
在行政方面也大力实施了空气污染对策。尘土被认为是污染源之一,空气质量明显不好的时候,很多地方政府就会清扫道路和洒水。江西省南昌市从2016年开始实施恢复道路本来颜色的“马路本色”行动,并给各地区的执行情况排名,以敦促彻底采取对策。
![]() |
与植物一体化的空气净化器“森境”(图片来源:浙江森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
北京市在十九大之前提出要打好“蓝天保卫战”,积极与周边城市等合作预防空气污染。很多生产钢铁和水泥等的工厂停工,工程现场也被要求暂停施工。
即便如此,十九大期间仍然只有1天左右的时间可以看到蓝天。秋季的北京空气本来就不容易流动,蓝天比较少,十九大期间甚至还出现过污染程度仅次于最严重污染等级的“橙色”预警。环保部高官解释说,空气污染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从长计议。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的高级经济学家李智雄就空气污染指数PM的浓度表示,目前中国的空气质量与日本1975~76年前后相同。日本的PM浓度在1975年以后迅速下降。李智雄指出,如果中国以与日本相同的速度推进空气质量改善,今后10年左右有望实现与过去的日本相同程度的空气质量。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川上尚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