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记者这样看中国金融反腐

2017/08/30


  吉田忠则:实行公私分开——中国银监会最近向银监会系统工作人员发出了这样的意见。禁止以权谋私、预防监管履职中可能产生的腐败问题,这在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上可以说是理所当然。再次明文要求工作人员实行公私分开,是因为现实中的腐败现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AP)

 

  高官腐败不断曝光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日前印发了《关于银监会系统工作人员在监管履职中严格实行公私分开的意见》和《银监会系统工作人员履职回避办法(试行)》。内容有两个,《意见》列举了银监会工作人员不得从事的活动,内容是禁止利用职务上获知的信息和监管权限办私事、违反规定利用相关设施。让银行承担与规定无关的费用也被禁止。

 

  吉田忠则 的其他文章

 

 中国最擅长的事儿——调控房价

 

 地沟油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中国经济前景仍视线不良

 

 当中国消费者告别“面子消费”

 

 “保护农民”不应仅是口号

 

 中国经济的时间停止了?

 

 中国“跳级”工业4.0前先把国企改好

 

 重启银行利率管制是改革的倒退

 

 不要把什么都与供给侧改革扯上关系

 

  另一个是强调履职回避,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参与违规行为,明确了不得担任的职务。规定银监会工作人员不得安排到其家人任职的银行、本人及其家人持有5%以上股份的银行的直接监督部门。对于在工作人员辞去公职或退休后到此前监管过的银行任职也设置了限制。

 

  将理所当然的内容特意做出明文规定并公布,作为以公正为前提的监管当局,这一行为并不值得表扬。因为这暗示工作一线存在很多违规行为。实际上,官员的腐败也在不断被曝光。

  

  例如,银监会前主席助理杨家才被“双开”。中纪委5月宣布,杨家才因“严重违纪”被调查。据悉,杨家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接受宴请,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涉嫌受贿犯罪。

 

  官员的查处还波及到其他金融部门。中纪委4月以涉嫌违纪为由,对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前主席项俊波展开审查。7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前副主席姚刚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如果将这些高官被查和此次银监会印发的文件联系起来,不得不让人认为违规行为正在组织的各个层面发生。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前主席项俊波违纪被查

  

  习近平:维护金融安全

 

  在金融机构官员相继遭到查处的背后,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的意向也发挥了作用。习近平在4月召开的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强调,“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在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确认了这一方针,表示“要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整治金融乱象”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成为紧要课题。而监管当局纪律整肃将成为前提。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有所缓和,担忧中国经济前景的声音暂时消退。但是,淘汰无法创造利润的“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和压缩持续膨胀的地方政府债务等,所有问题仍未得到根治。而根源就在于容易被“私利”左右的行政机构。

 

  中国政府下文让金融监管公私分开,或许加深了中国的腐败在蔓延这一印象。但是,化解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需要透明而公正的金融行政。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反腐的成败是具有影响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问题。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吉田忠则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