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汇率市场化能否货真价实
2015/08/14
央行副行长易纲在8月13日的吹风上表示将推动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市场化。
![]() |
央行一直重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此前即使市场供求导致汇率大幅波动,第二天的中间价也保持在与前一日相差无几的水平。
但在11日表示中间价将参考前日收盘价,将中间价较前一日下调了近2%。理由是促进中间价向市场汇率靠近。
如果按字面意思解读央行的说辞,中间价和市场汇率相偏离的扭曲现象将走向消除,今后中间价将与市场汇率相互联动。由于人民币汇率将易于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积极评价称,这“是值得欢迎的一步”。
当然“有管理的自由化”这一点没有改变。中间价本身并未消失,对央行来说仍是操纵人民币汇率的强有力武器。易纲也表示将坚持有管理的汇率制度,保持了通过外汇干预对抗市场剧烈波动的姿态。
中国式的“市场化”是否算货真价实?大和证券高级汇率策略分析师石月幸雄指出,“在人民币升值的局面下,是否会配合市场汇率提高中间价,这将成为观察中国真正意图的关键”。
中国一直推迟人民币汇率自由化改革的最大理由是,强烈担忧如果放松管理之手,将难以控制人民币汇率。如果中国持续勉为其难地管理人民币汇率,像此次这样不得不大幅调整汇率的风险将加剧。人民币改革的走向还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中国总局 大越匡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