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季度GDP增6.2% 降至1992年来新低
2019/07/15
中国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2019年二季度(4~6月)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显示,剔除物价变动后的同比实际增长率为6.2%。增长率比1~3月降低0.2个百分点,也低于雷曼危机后2009年1~3月的6.4%,按单季度来看,创出有可追溯统计数据的1992年以来的新低。长期持续的贸易战成为重压,投资和消费均萎靡不振。
![]() |
青岛港(Reuters) |
中国的增长率在2019年1~3月为6.4%,时隔1年停止放缓,在4~6月再次呈现减速倾向。一方面,增长率仍处于政府设定的“6~6.5%”目标范围内。
按环比观察4~6月的增长率为1.6%,比2019年1~3月的1.4%有所加速。如果像发达国家那样把环比增速换算为全年增长率,则为6.5%左右。贴近经济实际感受的名义增长率为8.3%,与1~3月(7.8%)相比加速。
中国仅公布了1992年以后的季度增长率。国家统计局15日还发布了GDP以外的经济指标。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月同比增长6.0%,增速比1~3月(6.5%)回落0.5个百分点。汽车和半导体的生产萎靡不振。美国自2018年夏季起征收的额外关税产生影响,出口产品的生产放缓。按6月单月来看增长6.3%,增速比5月(增长5.0%)有所加快。
工厂和办公楼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1~6月累计同比增长5.8%。增长率与1~3月(6.3%)相比减速。房地产投资保持坚挺,但制造业投资低迷。此外,作为经济刺激举措之一的基础设施建设增长4.1%,增速并未明显扩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月同比增长8.4%,与1~3月(增长8.3%)相比加速。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月实际增长5.2%,增速比1~3月下降0.2个百分点。由于业绩低迷,裁员和倒闭的民营企业正在增加,消费者的节约意识加强。
1~6月出口同比下降1.3%。相比1~3月(增长1.4%)有所恶化。进口也减少7.3%,体现出内需的低迷。中美贸易的萎缩是主要原因。
下半年的复苏也难以预测。由于房地产销售低迷,目前坚挺的房地产投资增速有可能放缓。政府也透支了财政刺激,下半年有可能气力不继。政府自6月起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而鼓励地方政府融资,投资在多大程度上增长将影响下半年的经济走势。
中国领导层对于进一步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举措持慎重态度。原因是由于雷曼危机后多次推出的经济刺激对策,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债务膨胀,有可能导致金融动荡。中国自4月起实施了2万亿元规模减税,正在期待其效果显现出来。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原田逸策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