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下的人民币贬值与股市下滑
2018/07/02
人民币正在迅速贬值。上海外汇市场6月29日收盘为1美元兑6.6246元,贬值至2017年11月以来、时隔7个月的最低水平。6月全月跌幅超过3%,超过推进“新汇改”的2015年8月的2.7%。除了美国加息和中国经济减速之外,中美贸易摩擦也产生消极影响。此外,认为中国政府容许人民币贬值的看法也推动了贬值。
![]() |
上海股票市场6月全月下跌8%(reuters) |
此外,上海股票市场也逐步下跌。上证综合指数6月29日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反弹至2847.4点。虽然时隔5个交易日实现反弹,但仍处于2年来的最低水平。6月全月跌幅达到8%。
市场担忧经济减速
加强抛售人民币的动向始于6月中旬。中国政府6月14日发布的5月经济指标表现疲软,对经济减速的警惕感升温。由于美国加息,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原本就容易面临贬值压力。人民币自2018年年初起,对美元出现升值,但最近2周内贬值2.9%,抵消了此前的升值幅度。
此外,贸易摩擦也是人民币贬值的原因。美国6月15日确定了500亿美元的对华惩罚性关税的产品名单。认为中国贸易顺差减少、经济增长放缓的观点浮出水面。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确定了继4月之后的货币宽松措施,由于货币供给增加的预期,人民币进一步贬值。
![]() |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为了支撑经济,中国政府正在容许人民币贬值。这是因为,虽然市场上人民币抛盘加强,但央行截至前一周仍将作为交易大致基准的中间价设定为低于市场参与者看到的即期价格。这是出于通过人民币贬值来降低以美元计算的出口价格,抑制美国征收25%的制裁关税打击的想法。
2018年年初达到1美元兑6.5元的人民币汇率到3月底升值至1美元兑6.27元。当时贸易摩擦的正式磋商仍未启动,市场认为,为了避免在谈判中被美国批评为诱导人民币贬值,中国诱导了人民币升值。针对此次人民币贬值,有观点指出是因为磋商未达成妥协,在汇率上无需再顾及美国。
美国追加关税的启动日期7月6日逐渐临近。中国商务部相关人士透露,“中美为避免启动关税,正通过各种渠道继续展开私下沟通,但中国同时在推进拉拢欧洲等应对举措”。例如,央行货币宽松的实施日期是美国追加关税启动的前一天7月5日。人民币贬值也有可能是应对关税启动的准备。
如何防范危机
与中国领导层关系密切的政府所属研究人员6月下旬发布的报告指出,金融危机极有可能发生,引发了关注。报告还指出,如果大企业倒闭,应迅速进行国有化以防范危机。目前股价下跌和人民币贬值同时发生,令人联想到资本外流,有可能像2015~2016年那样,难以对抛售人民币踩下刹车。
日本大和总研的首席研究员金子实指出,“中国货币相关部门也最担忧人民币出现暴跌”。在6月29日跌至1美元兑6.64元之后,人民币以不自然的走势升值。可能是相关部门进行了买入人民币、卖出美元的外汇干预。对目前流向海外的资金的资本管制也似乎再次加强。
2015年8月人民币突然贬值招致全球股价下跌,中国的应对遭到各种吐槽。在避免市场混乱和美国批评的同时,如何引导人民币缓慢贬值?中国应对的方向盘似乎很难掌握。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木原雄士 香港、原田逸策 北京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