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的中国经济增长率
2017/09/06
吉田忠则:中国的经济增长几乎没有波动。自2015年7~9月以后,持续处于6.7~6.9%这一狭窄的范围之内。将于10月发布的2017年7~9月增长率大概也在相似水平。在如中国一样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的国家,增长率没有变化只会损害统计数据的可信性,或者让人更加担忧勉为其难的经济调控。
![]() |
而在2年前曾是另一番风景。2013年达到约8%的增长率在小幅上下波动的同时缓慢持续下降,到2015年7~9月跌破了7%。当时曾出现担忧增长率暴跌的声音,还有怀疑的观点认为真实的增长率远远低于公布的数字。
态度乐观
进入2016年后,局面完全改变。到7~9月之前连续3个季度的增长率均为6.7%,完全没有波动,给人增长放缓已踩下刹车的强烈印象。之后到了2017年4~6月,增长率小幅上升。这一串数字仿佛是在强调“经济并未进一步恶化”。
|
实际上,中国政府官员的乐观发言不断。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表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用事实驳斥了中国经济‘硬着陆’‘拐点论’等说法”,以坚定的口吻驳斥了对未来的担忧。
与该发言持相同论调的预测也已经出现。中国社会科学院7月发布预测称,2017年7~9月增长率将达到6.8%。估计10月份的时候和这个相近的数字会被公布。这样一来,根据生产、投资、消费和贸易等经济各领域的各种数据预测增长率的意义本身有可能变淡。
2年前,舆论强烈担忧中国政府发布的经济统计数字,认为“中国经济迟早崩盘”等极端看法涌现,另一方面,对经济调控的健全性提高充满期待的声音也不在少数,认为“增长率逐渐放缓是理所当然的”。
其根据来自经济的实际情况和政府姿态两个方面。中国由于多年来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以2012年为转折点,适龄劳动人口开始减少。如果劳动力减少,经济增长率就将面临下行压力。此外,中国政府自2014年明确提出“经济新常态”,越来越多的观点据此认为,中国将接受增长率的放缓,力争提升经济的质量。
十九大之后启动经济改革?
为何与预期相反,增长放缓踩下了刹车呢?瑞穗银行(中国)主任研究员细川美穗子指出,“在确定高层人事的五年一度的秋季党代会之前,希望强调经济稳定的想法正在起作用”。如果优先政治局面、推迟经济改革,后果迟早将变成经济的严重混乱并表面化。
从表面上看,经济保持稳定问题并不突出,但地方政府的巨额债务、理财产品等不透明的资金流向、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的温存等侵蚀经济的各种问题并未根治。如果总是过度重视稳定,害怕短期的痛苦,就难以消除病根。
中国政府是否将在十九大“政治季”过去之后全面启动改革?被冻结的增长率能否重新开始波动呢。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吉田忠则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