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下行反加薪的2个理由
2016/02/03
在东莞汽车和电子产品精密零部件工厂正在进行组装的女工 |
工资涨幅达到8~28%。外资众多的江苏、作为当地企业出口基地的浙江、日本铃木和韩国现代等车企聚集的重庆等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尤为突出。
在经济持续减速的背景下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其理由有二。
第一是劳动力不足。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流向沿海地区的时代已经结束。年轻人不喜欢工资低廉、劳动强度大的工厂工作,更青睐于互联网等企业。确保制造业劳动力变得越来越困难。春节长假之后,这种倾向将更加明显,很多回到老家的农民工不再回工厂上班。越来越多观点认为,从确保人才的角度出发,2016年春节后上调最低工资的地区将进一步增加。
中国工厂的实际工资标准通常是最低工资的2倍。工厂的加班费比较高。经营方的人工费负担比最低工资上涨率更重。
一名在广东设有工厂的日本企业高管表示,“和日本企业大量进驻广东的2004年相比,目前员工的工资上涨了约10倍”。
深圳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快速上涨到了全中国最高的2030元,广州市的最低工资位居全国第3。广东省在2015年11月制定了新的工资标准,将工资增长的基准线定为8.5%,并要求企业在2016年进一步加薪。
在经济减速的情况下强制要求企业加薪将引发恶性循环。受人工费上涨影响,来自海外的投资很可能大幅减少。2015年日本的对华投资额同比大幅减少25%。
中国政府一方面敦促地方政府加薪,另一方面通过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削减工厂人力,力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不过,在经济减速的局面下,企业对实施设备投资态度消极,生产成本的改善也进展迟缓。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广州 中村裕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