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能否经得起“占中”考验
2014/10/29
大陆游客增长放缓
“进店顾客人数不如预期”,法国高档品牌“圣罗兰(YSL)”的店员感到有些失望。圣罗兰选在香港岛首屈一指的闹市区——铜锣湾开店。新店开在“香港崇光”百货店内,但9月下旬开业仅10天后学生们就发起了静坐,百货店门前变成了“帐篷村”。
![]() |
占据香港主干道的“占中者”(10月21日) |
香港由于进口商品关税较低,而且没有消费税,同类商品比中国大陆低2~4成。但是,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统计,10月1~7日国庆节长假期间访问香港的大陆游客仅比上年同期增长6.8%,为103万人次,增长率大幅低于上年的14.5%。中国富裕阶层被认为流向了韩国和日本,人民币升值使得赴日韩旅游更加有利。
受节俭令影响,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早已经呈现缩小态势,如今更是雪上加霜。以旗下拥有“路易·威登”和“迪奥”品牌的世界最大奢侈品企业LVMH为例,7~9月在亚洲(不含日本)的销售额同比减少3%。首席财务官(CFO)盖恩伊(Jean-Jacques Guiony)表示,“今后不可避免将出现负面影响”。
香港的店铺租金处于全球最高水平,如果销售额无法恢复,将对经营构成负担。美国管理咨询公司贝恩驻上海的合伙人布鲁诺·兰纳表示,“估计各奢侈品公司将更加谨慎地选择开店地”,认为在香港的开店速度可能出现放缓。
不过由于“占中”活动仅限于部分地区,另外公交等交通工具也在1周内基本恢复正常,所以不少声音表示香港当地顾客的消费并未下滑。在铜锣湾运营商业街的希慎兴业指出“基本上没有对人流和销售额产生影响”。
如果混乱走向长期化
“金融业对香港是核心的产业,是香港的心脏。”“学生的声音社会已经听到了,是不是也要听听社会的声音?”“退一步海阔天空,光荣撤退也是光荣。”香港证券交易所的首席执行官(CEO)李小加10月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中国总理李克强曾在4月份宣布将实现沪港通。上海政权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将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股票,此举被认为是中国向着资本交易自由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迈进了一步。为此,香港的交易所和证券公司已经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但是,握有审批权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始终没有下发许可,沪港通被迫延期。在香港的经济界,不少声音推测此举是因为中国政府担忧香港局势。
尽管“占中”活动当前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小,但是如果混乱走向长期化,很可能对争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香港构成拖累。
(粟井康夫、森安健 香港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