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始与欧美合作
2014/05/06
![]() |
非洲的大都市各处都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中心) |
Transnet公司的高管解释称,之所以选择多家企业是因为“交付时间紧张,为确保在2017年之前交付”。另外为了降低成本,该公司认为拥有先进技术的欧美企业与中国企业是最佳组合。
3月在非洲南部的内陆国赞比亚也达成了欧美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案例。华为技术与庞巴迪共同获得了铁路控制系统的订单。将采用欧盟(EU)规格的系统,利用计算机和无线通信技术自动控制车辆。两家公司将合力为纵贯该国的约1000公里长的大动脉的建设控制成本。
![]() |
一直以来,为获得类似开发案件,积极投资的中国企业与拥有丰富经验的欧美企业展开了激烈争夺。据联合国贸易开发会议统计,截至2011年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余额达150亿美元。虽然较超过550亿美元的美国和法国相比,规模仍很小,不过中国企业正结合提供贷款的方式奋力追赶欧美。
近来出现合作动态的背景是,非洲开发的需求出现了变化。虽然优先削减成本的倾向很强,不过既注重“质”又注重“量”的案件不断增加。大量引进先进低燃耗机车的南非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
中国企业不得不转变一味进攻的战略也事出有因。在原油资源丰富的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等国,中国企业一直在加速推进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投资,但投资并不是一帆风顺,例如南苏丹的油田项目就损失惨重。与欧美企业合作的话,除了能分散投资风险外,还能够缓和非洲各国对中国的警惕感。
中国对非洲的年直接投资额正迅速逼近美国,存在感不断提高。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2013年发布的报告书中指出“虽然美国与中国仍存在对抗意识,但是如果在技术等层面携手合作,包括非洲在内3方均将受益”。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