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博数据看中国国货美妆如何突围
2022/09/23
在中国,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选择发生了变化。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对中国社交网站的相关留言数量进行统计后发现,此前一直被欧美品牌占据的前排中出现了中国品牌的身影,本土品牌正在迅速崛起。除了品质和设计性提高之外,以年轻人为中心,喜欢国货的趋势也在扩大。而以高品质为诉求点的日本品牌则稍显劣势。
此次从日本、中国、美国、法国、韩国分别选择了3个主要的化妆品牌,分析了中国微博上的相关留言。统计时间为中国6.18促销活动前后的约1个月,获取了最近5年含有“618”“已购买”“品牌名称”全部关键词的留言。然后观察了各国品牌的走势。
![]() |
2018~2020年,“雅诗兰黛”和“兰蔻”等欧美品牌垄断了留言数量的冠军宝座。到了2021年,之前排在第3~4位的中国品牌跃升至第2位。虽然2022年中国品牌仍排在第2位,但已逼近第一,话题性可与欧美品牌比肩。中国品牌的留言数量4年内增至7倍,达到159条。
过去,中国品牌给人的印象是“便宜没好货”,但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品牌的品质和设计性不断提高,已毫不逊色于国外品牌。在营销能力的加持下,知名度获得提升。
在选出的15个品牌中,2022年中国护肤品牌珀莱雅(PROYA)的留言数量最多,达到86条。该品牌以深海天然成分的研究为基础,诉求点在于研发能力。在2022年3月的“妇女节”商战中,珀莱雅打出了“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的口号。被夹在事业和保守价值观之间的女性引起了共鸣,为“6.18”活动取得良好成绩做出贡献。
“薇诺娜(Winona)”也抓住了近年来中国不断高涨的改善皮肤问题的需求,作为“功能性护肤品”,营销活动做得比外国品牌更好。据说目前“正在建立中国护肤品牌国内第一的地位”,专注中国市场的营销公司Trend Express表示。
![]() |
通过“词云(Word Cloud)”方式对留言中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后发现,中国品牌除了表示好感的“好”以外,还出现了很多对皮肤友好以及使用时感到清爽等的词语,比如“温和”以及“清爽”等。
中国品牌的飞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潮”的影响。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上海事务所介绍,“国潮”是指传统文化元素和当下的流行趋势相结合,支持本国品牌的潮流。起到领头羊作用的是15岁~25岁的“Z世代”。
![]() |
强烈突出传统色彩的中国化妆品品牌“花西子” |
强烈突出传统色彩的化妆品牌“花西子(Florasis)”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毕马威(KPMG)中国公司GJP合伙人林田弘德认为,“其背景原因是对本国的自信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 |
从销售额也可以看出中国品牌在影响力上的提升。英国调查公司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统计显示,从各个品牌在2021年中国高级化妆品市场所占的份额来看,中国的“薇诺娜”上升至2.9%,超过了日本的代表品牌“资生堂(Shiseido)”(2.8%)。
日本化妆品牌在新冠疫情扩大前因访日游客需求强烈曾盛极一时,但后来欧美品牌借助资本实力加强广告宣传,以及中国品牌在国潮趋势下势力提升,日本品牌的存在感略显薄弱。
日本品牌的存在感下降似乎还受到了日本厂商转换战略的影响。这些企业调整了以前把重心放在打折促销上的营销策略。原因是大规模促销容易陷入降价竞争,存在为短期扩大销量付出代价导致品牌价值受损的风险。虽然中国市场的成长性颇具吸引力,但如何从中获取果实,还需要不断进行摸索。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森国司 久保田昌幸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