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朗送餐机器人直销开拓海外市场

2021/05/10


      中国新兴的送餐机器人企业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KeenonRobot)将在海外开始进行直销。年内将在日本及欧洲等1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当地法人,主要面向餐饮行业推销产品。在中国,受新冠疫情影响,避免与人接触的无人服务迅速扩大。机器人的使用有望解决人手不足问题,但能否被海外消费者接受还是未知数。

   

     4月,走进位于上海市内的中餐连锁餐厅“醉辉皇”,就会看到正在厨房前面待命的黑色机器人。工作人员将菜品放在机器人的托盘上之后,用触摸面板输入了房间号码。于是机器人便躲开障碍物,向点菜的房间移动。

   

一家餐厅里使用的擎朗送餐机器人(4月2日,上海市)

 

    该送餐机器人由擎朗开发。卖点是利用传感器来识别障碍物并自动移动。“醉辉皇”的方艺军表示这个机器人便于运送较重的菜品,同时也能解决人手不足问题。

   

     擎朗的目标是年内至少在10个国家成立当地法人。首先已于3月在日本设立法人,并配备了销售人员等近10名员工。今后除了韩国及新加坡等亚洲地区之外,还考虑在欧洲、北美及中东地区设立法人。除营销能力外,还将强化维修保养等应对体制。该公司认为送餐机器人的销量将会增加,并完善了生产体制。擎朗在国内拥有3家工厂,2020年的产能几乎翻了一番。该公司宣传负责人池晓敏表示各工厂都有多余产能空间,最大可将产能提高到(相当于目前3倍左右的)20万台。

   

 

     在海外,擎朗将以这种送餐机器人为中心,面向餐饮店和酒店进行销售。在日本,该公司已通过当地销售代理商,向和民(Watami)经营的烤肉店以及玉川高岛屋购物中心(东京都世田谷区)内的餐厅等80多家餐饮店交付产品。

    

     日本市场正在逐步引入餐饮店使用的送餐机器人。据称,除了以“普渡”品牌开展业务的中国新兴企业“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外,软银机器人(SoftBank Robotics)等也增加了这种机器人的供应量。

   

    以低价为武器

 

      擎朗机器人在日本的低价款约为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92万元),“是竞争对手日本产品的三分之一左右”(东京的销售代理商)。该公司计划凭借低价,2021年度(截至2021年12月)实现3亿元的销售额,比上年增长约5成。

   


    

     擎朗是2010年创立的,在中国餐饮店送餐机器人市场上占有约85%(累计)的份额,被认为是中国国内最大的送餐机器人企业。2020年销量超过1万台,是2019年的3倍以上,已发展成为独角兽企业(企业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契机就是新冠疫情的爆发。

   

     中国具有法规不健全,新业务容易发展的土壤。无人机也从2017年左右开始推进实用化,广泛应用于送餐、货物配送及警备等领域。还出现了在超市购物车上安装传感器,跟着顾客走的零售企业。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对这些服务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大。据行业推算,中国2020年销售额达到29亿4000万美元,比2019年增长34%,增速是全世界的2倍。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指出在疫情下,可避免与人接触的无人技术受到好评。

   

  知名度是课题

    

     擎朗智能科技于2020年12月接受软银集团数亿元出资,2021年接受阿里巴巴集团数亿元出资,成为了新的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的发展战略,该公司已开始全面开拓海外市场。

    

擎朗的机器人制造工厂(4月1日,浙江省嘉兴市)

 

      但想在海外扩大业务,仍面临一些课题。擎朗智能科技在中国国内有一定知名度,但在海外还是无名之辈。现在比起功能性,该公司将重点放在了成本控制上,也有人提出“希望增加托盘自动跳出等功能”(“醉辉皇”的工作人员)等。

    

      在欧美等国家,服务周到的待客服务在普及,与服务质量不算太高、还容易效率优先的中国国情不同。如果新冠疫情结束后,海外消费者追求人工待客,这些无人服务的普及恐怕不会像想象中那么顺利。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渡边伸 上海 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