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初创企业融资意外复苏

2020/09/08


       中国初创企业的融资已经触底。截至20208月的融资额换算成日元约3.5万亿日元,恢复至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的水平。在新冠疫情下,金融机构不断注入资金,在此背景下,在线教育和疫苗等新冠相关产业的融资旺盛。

 

       面向小学生的在线培训机构“作业帮”在暑假推出了大规模促销活动,9元可上13小时网课。该公司6月底获得的7.5亿美元融资起到推动作用。

 

作业帮的老师(右)线上授课(资料图)

 

       在中国的在线学习领域,除了作业帮,还有已经上市的“跟谁学”以及“VIPKID”、“猿辅导”等展开激烈竞争。以疫情为契机,居家学习正在迅速扎根。

 

       另一方面,相对于不到3亿的中小学生,作业帮称有总计8亿以上用户,而猿辅导称有4亿用户,竞争日趋激烈。跟谁学被美国投资者指出存在粉饰财报的嫌疑。在呈现消耗战局面的背景下,猿辅导也在3月成功融资10亿美元,这反映出投资者对在线学习的强烈期待。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根据中国大智慧的数据对初创企业的融资进行了统计。如果不含动用公共资金的银行救助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单独增资项目等,则疫情相关行业和作为国家政策加以培育的半导体企业的融资较为突出。

 

 

       在新冠领域,对疫苗开发的关注也在提高。涉足流感疫苗等的华兰生物疫苗进入2020年后融资20亿元,将建设新冠疫苗的开发大楼。

 

       在中国,新冠疫苗开发在政府主导下推进,而第2和第3阵营也同时推进研发的情况浮出水面。在2020年初创企业的2050个融资项目(不含出资者不明的项目)中,医疗相关领域约为350件,占到17%。这一比例比2019年全年数据高出4个百分点。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半导体采购加强压力的背景下,中国力争提高自给率,相关产业的融资的存在感也在增强。涉足纯电动汽车(EV)和车载电池的比亚迪以功率半导体的自产化为目的进行分拆,向国内外的投资者融资19亿元。

 

       中国领导层倡导的半导体国产化进展缓慢,但在中美关系恶化的背景下,仍保持不计成本的资金投入。山东省的芯恩集成融资28亿元,上海的新升半导体融资16亿元,设计、材料和制造设备等广泛行业成功进行融资。

 

       中国初创企业的融资额13月低于1万亿日元,表现低迷,4月以后走向触底。作为疫情下的经济刺激举措,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要求银行采取积极信贷和买入公司债,结果,基金和投资公司的资金流入增加。

 

       如果融资以目前的速度增长,全年将达到5万亿日元,仅比2019年减少1成左右。涉足人工智能(AI)半导体的寒武纪科技在上海面向高科技企业的市场“科创板”上市,有潜力的独角兽(总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未上市企业)相继上市,这也在推动投资者展开行动。

 

       中国初创企业的融资额在2018年增至近10万亿日元。一度与美国并驾齐驱,随后由于中国国内强化资本管制和股价低迷而下滑。新独角兽的诞生也处于低水平,要再次追上美国或需要一定的时间。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张勇祥 上海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