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旗下海思跻身半导体营收世界前十
2020/09/02
美国调查公司IC Insights于8月发布的2020年1~6月世界半导体企业的营入排行榜显示,海思半导体排在第10位。这是中国大陆企业首次进入前10。显示出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实力正在提升,但作为伴随中美摩擦的暂时性现象,海思半导体的强势表现有可能走向终结。
IC Insights的统计显示,2020年1~6月世界半导体需求同比增长5%。进入前10的亚洲企业的销售强劲,海思半导体增长49%,台积电增长40%,三星电子增长12%,均大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
“新冠疫情带来的宅家需求和中美摩擦推高了亚洲企业的营业收入”,日本电子产业咨询公司Grossberg LLC的代表大山聪如此分析。
由于新冠疫情,全球互联网的利用增加,给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厂商三星、半导体代工企业台积电带来东风。不过,海思半导体似乎为应对美国加强制裁而进行了大量“生产囤积”。
![]() |
海思半导体的LOGO |
IC Insights表示,海思半导体是华为的全资子公司,“开发的半导体有9成以上向华为供货”。海思半导体采取将生产委托给外部的无厂经营模式,最尖端产品此前委托台积电生产。
警惕美国制裁的海思半导体似乎提前委托台积电进行了生产。实际上,由于美国5月份强化制裁,台积电停止从海思半导体接受新增订单。失去最主要代工方的海思半导体到2020年下半年很可能跌出前10。
另一方面,也有亚洲企业似乎在获得渔翁之利。首先是三星。IC Insights的大山指出,“可凭借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这两方面代替台积电的只有三星”,存在向华为和大陆卖人情的可能性。但三星也受制于美国政府的制裁措施,未来走势并不明朗。
此外,台湾“无厂”企业联发科的动向也受到关注。大山表示,该公司“在美国没有大客户,不易受到美国政府意向的左右”。
由于中美摩擦的激化,亚洲半导体的供应链接连被顶替的事态正在临近。为亚洲企业供应生产设备和材料的日本最好也提高警惕。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亚洲科技总编 山田周平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