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的硅谷”深圳开始变“软”?

2020/08/13


    作为制造之城而闻名、相关初创企业汇聚的中国广东深圳似乎在迎来一个转点。在地区生产总值(GDP)超过香港后,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而导致融资困难。从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看,制造业厂商在寻找打开事态的出路,软件相关企业也开始崛起。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刘自鸿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正在给智能手机销售等造成不利影响。

   

     柔宇科技主要面向智能手机生产可弯曲的OLED面板,是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作为制造业繁盛的深圳的代表,该公司也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的(专卖店)线下门店关闭等影响,可折叠智能手机的销售出现锐减。

    

柔宇科技的可弯曲屏

 

     但刘自鸿表示也出现了新的商机。目光投向因限制外出而增长的在线教育,开发出了使用面板与智能手机应用联动、记录学习内容等的“电子笔记本”。据称销售强劲。可弯曲的OLED面板的用途还将扩大至航空、汽车内饰等领域,计划最早2021年投入约50亿元,将面板的产能提高至目前的逾3倍。

  

      深圳受益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被列为经济特区,从一个渔村成长为中国有代表性的高科技城市。拥有通信设备巨头华为技术和最大电子代工服务(EMS)企业台湾鸿海精密工业旗下的工厂,甚至被称作“硬件的硅谷”。

   

 

     中国2015年发布了力争打造世界制造强国的产业政策,深圳肩负着排头兵的作用。地区GDP于2018年超过香港,最近10年里增长了约3倍。

   

     在初创企业方面,深圳也充分利用城市优势,孕育了大量制造业的新兴企业。中国初创企业信息网站“36氪(36Kr)”的统计显示,深圳拥有柔宇科技等10家成立不到10年的独角兽企业。很多独角兽企业集中在“南山区”,这里汇聚了腾讯控股等著名企业的总部、知名大学的研究机构和初创企业孵化机构。

   


   

     这一制造之城也迎来转机。最主要的因素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融资变得困难。1~3月中国风险投资(VC)的投资额预计比上年同期减少4成左右。亚洲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丁可表示,尤其是制造业由于需求有限,与互联网企业相比,更难获得投资者的投资。

    

      在此背景下,像柔宇科技那样,深圳的初创企业为了获得投资者的更高评价,正开始推进业务多元化等。

 

UBTECH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在商业设施里作为向导使用

 

       估值超过100亿美元、作为深圳初创企业的代表、从事机器人生产的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也开发了面向医疗机构的测温机器人。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瞬间测出皮肤的温度,1分钟内可对200人进行测温。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后希望磨练基于人工智能(AI)的技术。

    

      从深圳的实力型独角兽企业看,近年来软件企业也在崛起。2015年成立的深圳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借助以人工智能(AI)分析个人基因信息的服务快速增长。此外,深圳市辣妈帮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育儿相关SNS(社交网站)也大受欢迎。

    

     在深圳,软件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目前达到约6成,在最近10年里上升近1成。从产品制造转向服务业,在将制造业作为核心的同时,能否培育出新产业,将是作为与北京和上海并驾齐驱的独角兽城市显示出存在感的关键。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药文江、川上尚志 广州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